[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挡风玻璃内侧除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59688.1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2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迟亚海;郭玉林;童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S1/02 | 分类号: | B60S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严刘英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挡风玻璃 内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挡风玻璃内侧除雾装置,包括设置于汽车挡风玻璃内侧的除雾装置本体;除雾装置本体包括U型胶架、除雾布和橡胶软磁铁;橡胶软磁铁固定于U型胶架上,除雾布套设于橡胶软磁铁和U型胶架上;橡胶软磁铁与雨刮器上的软磁橡胶胶条磁力相吸。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原有汽车雨刮器上的胶条更换成软磁橡胶胶条,该软磁橡胶胶条与固定于U型胶架上橡胶软磁铁相吸,即除雾装置本体位于汽车挡风玻璃内部雨刮器位于外部,当启动雨刮器时,在磁力的吸引下,除雾装置本体也会一起运动,进而完成汽车内部挡风玻璃的除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除雾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挡风玻璃内侧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车内外温差造成的车内玻璃水雾处理技术,具体方案有:
第一、直接用干抹布擦拭前挡风玻璃;缺点:在行驶过程中反复用抹布擦拭会影响安全驾驶,极易出现交通事故。
第二、打开车内空调使车内外温差接近于零;缺点:所用时间太长,会在短时间内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增加能耗以及发动机负担,以及让车内的温度变得不适宜,影响乘坐者的舒适性。
第三、洗洁精配合干布擦;缺点:要事先处理,且效果不能长期保持,处理方法复杂。
第四、使用专用除雾产品;缺点:成本高、且属于一次性产品,不能重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汽车挡风玻璃内侧除雾装置,以解决或改善上述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挡风玻璃内侧除雾装置,其包括设置于汽车挡风玻璃内侧的除雾装置本体;除雾装置本体包括U型胶架、除雾布和橡胶软磁铁;橡胶软磁铁固定于U型胶架上,除雾布套设于橡胶软磁铁和U型胶架上;橡胶软磁铁与雨刮器上的软磁橡胶胶条磁力相吸。
优选地,U型胶架长550mm。
优选地,U型胶架边端外圆直径为15mm,内圆直径为5mm。
优选地,除雾布的材质为天然纤维。
优选地,U型胶架的两个支架插设于连接杆一端内,连接杆另一端与万向球一体化设置;万向球容置于万向节内;万向节固定于吸盘上,吸盘固定于汽车内侧的挡风玻璃上。
优选地,万向节通过螺栓固定于吸盘上。
优选地,U型胶架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插设于连接杆上开设的孔。
优选地,连接杆采用ABS材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挡风玻璃内侧除雾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原有汽车雨刮器上的胶条更换成软磁橡胶胶条,该软磁橡胶胶条与固定于U型胶架上橡胶软磁铁相吸,即除雾装置本体位于汽车挡风玻璃内部雨刮器位于外部,当启动雨刮器时,在磁力的吸引下,除雾装置本体也会一起运动,进而完成汽车内部挡风玻璃的除雾。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挡风玻璃内侧除雾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汽车挡风玻璃内侧除雾装置的除雾装置本体结构图。
图3为汽车挡风玻璃内侧除雾装置具有连接杆的除雾装置本体结构图。
其中,1、U型胶架;2、除雾布;3、橡胶软磁铁;4、雨刮器;5、软磁橡胶胶条;6、除雾装置本体;7、挡风玻璃;8、连接杆;9、万向球;10、万向节;11、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596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座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抗冲击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