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耐磨抑菌功能的涤纶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58237.6 | 申请日: | 2019-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42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 发明(设计)人: | 顾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珺禧纺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耐磨 功能 涤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耐磨抑菌功能的涤纶线,包括涤纶线本体层,所述涤纶线本体层横截面呈圆形,所述涤纶线本体层外壁粘合连接有第二粘合层,所述第二粘合层外壁粘合连接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外壁粘合连接有第一粘合层,所述第一粘合层外壁粘合连接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外壁吸附连接有聚氨酯薄膜层,所述涤纶线本体层内壁粘合连接有第三粘合层,所述第三粘合层内壁粘合连接有涤纶线中心层,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复合型涤纶纤维,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气性与高耐磨性,同时本实用新型在抗撕裂抗拉能力上也有所提升,并且具有抗菌层,能够有效抑制细菌滋生,保护人体健康,涤纶线中心层内的竹炭纤维层能够快速吸汗,提高了人体穿着舒适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耐磨抑菌功能的涤纶线,属于涤纶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涤纶纤维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合成纤维,用以制得的缝线强力高,在各类缝线中仅次于尼龙线,居第二位,而且湿态时不会降低强度,它的缩水率很小,经过适当定型后收缩小于1%,因此缝制的线迹能始终保持平挺美观,无皱缩,耐磨性仅次于锦纶,回潮率低,有良好的耐高温、耐低温、耐光性和耐水性,所以,涤纶线是使用极为广泛的品种,在不少场合,取代了棉缝纫线,涤纶线用途广泛,可用于棉织物、化纤织物与混纺织物的服装缝制,也可用于缝针织外衣,特制的涤纶线还是鞋帽皮革行业的优良用线。
目前市面上的涤纶线多数功能较为单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穿着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不仅追求舒适度,还要求服装具有功能性,传统的涤纶线缝制的服装不具有耐磨性,抗静电性与抗菌性,防水透气效果也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耐磨抑菌功能的涤纶线,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气效果,耐磨性也有所提高,同时具有抗菌性与抗静电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耐磨抑菌功能的涤纶线,包括涤纶线本体层,所述涤纶线本体层横截面呈圆形,所述涤纶线本体层外壁粘合连接有第二粘合层,所述第二粘合层外壁粘合连接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外壁粘合连接有第一粘合层,所述第一粘合层外壁粘合连接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外壁吸附连接有聚氨酯薄膜层,所述涤纶线本体层内壁粘合连接有第三粘合层,所述第三粘合层内壁粘合连接有涤纶线中心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涤纶线中心层包括竹炭纤维层、抗撕裂层、金属丝中心线,所述竹炭纤维层外壁与第三粘合层粘合连接,所述竹炭纤维层内壁与抗撕裂层吸附连接,所述抗撕裂层与金属丝中心线包覆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抗菌层包括第一纳米抗菌层、抗菌本体层、第二纳米抗菌层,所述抗菌本体层外壁与第一纳米抗菌层吸附连接,所述抗菌本体层内壁与第二纳米抗菌层吸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抗菌本体层内设有凹坑,所述凹坑内装填有抗菌颗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耐磨层内设有耐磨凸点,所述耐磨凸点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耐磨凸点相对于耐磨层内壁呈环绕式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涤纶线本体层内设有抗静电纤维丝,所述抗静电纤维丝是由银纤维和碳纤维交织而成的网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聚氨酯薄膜层使涤纶线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气效果,通过设置耐磨层使涤纶线的耐磨性有所提高,通过设置耐磨凸点使涤纶线在受到外力冲击的时候能对涤纶线内部进行保护,同时耐磨凸点使涤纶线的平整度与柔软度有所提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涤纶线本体层内设置抗静电纤维丝使涤纶线具有抗静电效果,通过设置抗菌层使涤纶线能够有效抑制细菌滋生,保护人体健康,抗菌层内的抗菌颗粒与第一纳米抗菌层、第二纳米抗菌层配合使用延长了抗菌层的使用寿命,使抗菌效果有所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珺禧纺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珺禧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582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切缝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包装瓶瓶体转面和放倒输送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