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相邻装配式建筑外墙板的缝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58008.4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3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潘峰;韩亚明;曹刘坤;王鑫;沈浅灏;王太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邻 装配式 建筑 外墙 缝隙 结构 | ||
一种相邻装配式建筑外墙板的缝隙结构,包括相邻的装配式建筑外墙板之间的缝隙,所述缝隙内设置背衬条,所述背衬条上部设置胶体层,所述胶体层的上表面与装配式建筑外墙板的表面相平,所述背衬条的上部为平面,下部为弧形。本实用新型的相邻装配式建筑外墙板的缝隙结构,在保证原来方形背衬条优点不变的基础上,对其不良处进行优化,用弧形端点代替原有方形端点,使得背衬条在插入缝隙时受力面积减小,从而降低背衬条所受到的摩擦力。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打胶时胶体的厚度均匀,还能方便背衬条插入缝隙,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相邻装配式建筑外墙板的缝隙结构。
背景技术
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外墙板打胶时大多采用圆形背衬条或方形背衬条,但是这两种形式的背衬条存在着以下局限性:
1、圆形背衬条在打胶时,会因为圆形的弧面而导致打胶厚度不均匀,造成胶体两边宽中间窄的情况,不利于墙板的密封。
2、方形背衬条在插入墙板缝隙时,会因为背衬条与墙板的接触面较大而产生过大的摩擦力,导致背衬条难以插入到墙板缝隙中的指定位置,造成施工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相邻装配式建筑外墙板的缝隙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相邻装配式建筑外墙板的缝隙结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相邻装配式建筑外墙板的缝隙结构,包括相邻的装配式建筑外墙板之间的缝隙,所述缝隙内设置背衬条,所述背衬条上部设置胶体层,所述胶体层的上表面与装配式建筑外墙板的表面相平,所述背衬条的上部为平面,下部为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相邻装配式建筑外墙板的缝隙结构,施工时,用背衬条的弧形端朝向缝隙,将背衬条插入缝隙中,然后使用胶枪铺设胶体层,最后抹平胶体层,形成相邻装配式建筑外墙板的缝隙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相邻装配式建筑外墙板的缝隙结构,在保证原来方形背衬条优点不变的基础上,对其不良处进行优化,用弧形端点代替原有方形端点,使得背衬条在插入缝隙时受力面积减小,从而降低背衬条所受到的摩擦力。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打胶时胶体的厚度均匀,还能方便背衬条插入缝隙,提高施工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相邻装配式建筑外墙板的缝隙结构中,为了更好的定位安装背衬条,所述装配式建筑外墙板的侧部设置缺口,所述缺口的下部为弧形,所述背衬条设置于缺口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相邻装配式建筑外墙板的缝隙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相邻装配式建筑外墙板的缝隙结构的装配式建筑外墙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实施例1:
参考图1至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相邻装配式建筑外墙板的缝隙结构,包括相邻的装配式建筑外墙板1之间的缝隙2,所述缝隙2内设置背衬条3,所述背衬条3上部设置胶体层4,所述胶体层4的上表面与装配式建筑外墙板1的表面相平,所述背衬条3的上部为平面,下部为弧形。
本实施例的相邻装配式建筑外墙板的缝隙结构,施工时,用背衬条3的弧形端朝向缝隙2,将背衬条3插入缝隙2中,然后使用胶枪铺设胶体层4,最后抹平胶体层4,形成相邻装配式建筑外墙板的缝隙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580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 下一篇:啤酒发酵罐温度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