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灌浆套筒滑板式灌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57592.1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91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军;王琼;罗君;任刚;丁磊;姚尚斌;杨帆;马勇;孟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龙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E04C5/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浆 套筒 滑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灌浆套筒滑板式灌浆装置,包括前侧墙板和后侧墙板,所述前侧墙板和后侧墙板可拆卸连接,前侧墙板上安装有喷头,后侧墙板上安装有进浆管,前侧墙板和后侧墙板之间设有用于启闭的控制部件。本装置是一种外置装置,通过自身的磁性对构件内钢筋的吸附力使其附着在构件表面,一端连接灌浆孔中波纹管,一端插入灌浆枪,当灌满后,该装置可进行手动封堵,当灌浆料凝固后,将装置拆除,达到重复使用,而且利用滑板7来控制灌浆通道开合,避免灌浆产生回流效应;本装置重量轻,易携带,造价便宜,使用方便,可循环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灌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灌浆套筒滑板式灌浆装置。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指事先在工厂把建筑部件预制完成,运至现场进行安装装配的建造方式。这种建造方式施工速度快、受天气影响小、现场湿作业少、现场劳动力需求小,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建造方式。自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以来,装配式建筑迅速发展。预制构件竖向构件的连接作为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都是通过灌浆套筒连接,但目前套筒的灌浆技术不稳定,容易引起回流,无法保证灌浆密实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灌浆套筒滑板式灌浆装置,本实用新型可避免灌浆过程中,出现回流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灌浆套筒滑板式灌浆装置,包括前侧墙板和后侧墙板,所述前侧墙板和后侧墙板可拆卸连接,前侧墙板上安装有喷头,后侧墙板上安装有进浆管,前侧墙板和后侧墙板之间设有用于启闭的控制部件。
优选地,所述控制部件包括滑板,滑板位于前侧墙板内部的开设的滑槽内,滑板靠近后侧墙板的一侧连接有把手,把手贯穿后侧墙板上开设的条状滑口。
优选地,所述喷头具有磁性。
优选地,所述滑板的厚度小于滑槽的深度1-2mm,滑板的宽度等于滑槽的宽度,滑板的高度小于滑槽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前侧墙板和后侧墙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前侧墙板和后侧墙板之间设有弹性垫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滑板7来控制灌浆通道开合,避免灌浆产生回流效应;
2、本装置重量轻,易携带,造价便宜,使用方便,可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中:前侧墙板1、条状滑口2、后侧墙板3、喷头4、进浆管5、把手6、滑板7、滑槽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灌浆套筒滑板式灌浆装置,包括前侧墙板1和后侧墙板3,前侧墙板1和后侧墙板3可拆卸连接,前侧墙板1和后侧墙板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方便拆装,以便对其内部进行维护清洗,前侧墙板1和后侧墙板3之间设有弹性垫片,利用垫片的弹性,在前侧墙板1和后侧墙板3的挤压下,产生,进而提高前侧墙板1和后侧墙板3之间的密封性,前侧墙板1上安装有喷头4,后侧墙板3上安装有进浆管5,前侧墙板1和后侧墙板3之间设有用于启闭的控制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龙建筑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龙建筑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575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