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电机装配用胎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57107.0 | 申请日: | 2019-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9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红星 |
| 主分类号: | H02K15/02 | 分类号: | H02K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冯铁惠 |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电机 装配 胎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复合电机装配用胎具,属于电机装配技术领域。复合电机装配用胎具,包括车床,所述车床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模板,所述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导杆和下导杆,所述上导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上滑套,所述下导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下滑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推进板、上导杆、下导杆、上滑套和下滑套,在压合过程中,推进缸带动推进板移动到上滑套和下滑套位置时,推进板带动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固定的电机壳同时进行移动,防止在压装过程中定子的矽钢片出现散片的情况,保证在压装后定子内径与机壳止口及端面的同心度和垂直度要求,达到了该胎具装配效果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复合电机装配用胎具。
背景技术
复合电机是由定子(固定部分)和转子(转动部分)两个基本部分组成,定子组件是由单独绕制有绕组的N个扇形定子齿铁心插接组合而成,在对定子进行装配时,则需用到装配胎具来进行专压合固定。
现有技术中的装配胎具的装配效果较差,在进行压合固定时,压合过程中容易出现散片、定位不准的情况,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的装配胎具的通用性较差,不能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电机装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装配效果差和通用性差的问题,而提出的复合电机装配用胎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复合电机装配用胎具,包括车床,所述车床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模板,所述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导杆和下导杆,所述上导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上滑套,所述下导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下滑套。
优选的,所述上滑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下滑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位于模板的圆心处。
优选的,所述车床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进缸,所述推进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进板,所述推进板与上导杆和下导杆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车床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下导杆固定连接,所述上导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复合电机装配用胎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推进板、上导杆、下导杆、上滑套和下滑套,在压合过程中,推进缸带动推进板移动到上滑套和下滑套位置时,推进板带动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固定的电机壳同时进行移动,防止在压装过程中定子的矽钢片出现散片的情况,保证在压装后定子内径与机壳止口及端面的同心度和垂直度要求,达到了该胎具装配效果好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在对不同型号的机壳进行固定时,只需调整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的距离与待固定的机壳直径相等,从而达到了该胎具适用于不同型号电机的装配,提高了该装置的通用性。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具有装配效果好和通用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滑垫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红星,未经张红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571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苯基硅烷除盐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耐碰撞的无边框流媒体后视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