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55098.1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5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曾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龙骏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东***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浸没 生物反应器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其结构包括固定框、等距调节装置、滑槽和滑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等距调节装置设置于固定框底端内侧,接着对手轮施力进行顺时针转动,手轮带动丝杆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进行转动,然后带动丝杆上的小号螺纹和大号螺纹进行转动,使得第一滚珠轴承与小号螺纹进行螺纹配合,第二滚珠轴承与大号螺纹进行螺纹配合,从而第一滚珠轴承带动MBR膜进行较慢速反向滑动,第二滚珠轴承带动MBR膜进行较快速反向滑动,实现等距调节膜间距,操作便捷,活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水资源再利用领域,MBR又称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膜生物反应器为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之新型态废水处理系统,以膜组件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处理有机负荷,从而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剩余污泥量。
当对膜生物反应器组件进行使用的情况下,由于现有组件均为螺栓或者焊接固定式,MBR膜之间的间距不便进行调节,间距过密或过宽影响使用,导致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的范围单一,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新型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解决了当对膜生物反应器组件进行使用的情况下,由于现有组件均为螺栓或者焊接固定式,MBR膜之间的间距不便进行调节,间距过密或过宽影响使用,导致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的范围单一,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包括固定框、等距调节装置、滑槽和滑块,所述固定框上端内侧嵌入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径表面与滑块滑动配合,所述等距调节装置设置于固定框底端内侧,所述等距调节装置由底座、第一固定板、手轮、丝杆、小号螺纹、第一滚珠轴承、大号螺纹、第二滚珠轴承、导向槽和第二固定板组成,所述底座顶部右端与第一固定板紧密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板右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手轮,所述手轮左端中部与丝杆转动配合,所述丝杆外径表面内侧设置有小号螺纹,所述第一滚珠轴承沿着小号螺纹外径表面螺纹配合,所述丝杆外径表面外侧设置有大号螺纹,所述第二滚珠轴承沿着大号螺纹外径表面螺纹配合,所述第一滚珠轴承和第二滚珠轴承沿着导向槽内径表面滑动配合,所述底座顶部左端与第二固定板相互固定,并且第二固定板与丝杆外侧左端转动配合,所述第一滚珠轴承和第二滚珠轴承通过螺栓与MBR膜底端中部锁紧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固定安装于水管前后两端,所述水管顶部前端通过连接软管与排出管相互贯通且接缝密封,所述排出管右端与排水口进行一体式连接,所述水管底端中部与MBR膜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手轮外部设置有橡胶套,并且橡胶套上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小号螺纹设置有两组,并且走向呈相反状。
进一步的,所述大号螺纹设置有两组,并且走向呈相反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滚珠轴承和第二滚珠轴承顶部设置有四个螺孔,并且螺孔直径为8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尺寸相同,并且呈相对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内径尺寸大于第一滚珠轴承和第二滚珠轴承外径尺寸7MM,并且导向槽内径表面呈光滑状。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4材质为PVC塑料。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1采用不锈钢材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龙骏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龙骏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550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境工程空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涡轮粉碎机组的稳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