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内阻锂电池极片及圆柱型锂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54412.4 | 申请日: | 2019-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5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欧瑞先;朱燕飞;黄国文;黄延新;韦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卓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4/58;H01M4/587;H01M4/133;H01M4/136;H01M10/0587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王毅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坪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阻 锂电池 圆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内阻锂电池极片,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正、负极片均包括金属箔片、涂覆在金属箔片上的涂层、与金属箔片导电连接的极耳;正极片和负极片均包括入卷端和尾端,正极耳设置在自正极片入卷端计正极片长度方向的1/4‑1/2处,负极耳包括分别设置在负极片的入卷端的1pcs短负极耳和设置在负极片的尾端的1pcs长负极耳。通过改进正极耳的位置以及设计特殊结构的负极耳,可有效降低电池内阻,减小电池产热量、安全性能提高;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圆柱型锂电池,采用上述低内阻锂电池极片,所得的圆柱型锂电池内阻小、产热低,有利于大电流放电,大电流放电容量保持率保持在9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内阻锂电池极片及圆柱型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可广泛应用于各大电子领域:高档强光手电、随身电源,无线数据传输器,电热保暖衣、鞋,便携式仪器仪表,便携式照明设备,便携式打印机,工业仪器,医疗仪器等。因此消费市场对于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温度适应性、及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锂电池的极片对锂电池具有重要的意义,直接影响到成品电池的容量、安全性、使用寿命及温度适应性。
目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通常采用正、负极片加隔膜卷绕形成,再焊接上单个极耳。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低内阻锂电池极片1的侧视图如图1所示、俯视图如图2所示,采用在基材12上部分涂覆极片涂层13,并在基材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头留有裸露的基材12上焊接极耳11。这种电池体系,内阻下降不明显,在大电流放电时,电芯表面温度会很快升高,安全性能较差,严重可导致整个电池失效,不能满足市场对锂电池日益增高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低内阻锂电池极片,通过改进正极耳的位置以及设计特殊结构的负极耳,可有效降低电池内阻,减小电池产热量、安全性能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圆柱型锂电池,采用上述低内阻锂电池极片,所得的圆柱型锂电池内阻小、产热低,有利于大电流放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圆柱型低内阻锂电池极片,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金属箔片、涂覆在所述正极金属箔片上的正极涂层、与所述正极金属箔片导电连接的正极耳;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金属箔片、涂覆在所述负极金属箔片上的负极涂层、与所述负极金属箔片导电连接的负极耳;
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均包括入卷端和尾端,所述正极耳设置在自所述正极片的入卷端计正极片长度方向的1/4-1/2处;所述负极耳包括设置在所述负极片的入卷端的1pcs短负极耳和设置在所述负极片的尾端的1pcs长负极耳。
优选地,所述正极耳设置在自所述正极片的入卷端计正极片长度方向的1/3 处。
进一步地,所述短负极耳超出所述负极片部分的长度为6-12mm;
所述长负极耳超出所述负极片部分的长度为14-18mm。
这里,长负极耳和短负极耳是由极耳超出负极片部分的长度来定义的,设置长负极耳和短负极耳可降低电池结构内阻、满足结构设计要求。短负极耳超出极片部分的长度超出12mm时,则存在安全风险,长负极耳超出极片部分的长度超出18mm时,则存在安全风险。
进一步地,所述负极片的宽度比所述正极片的宽度宽1.2-1.8mm。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涂层为改性纳米级磷酸铁锂涂层。
所述负极涂层为改性人造石墨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卓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卓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544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