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拆卸的混编放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53730.9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19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惠;谈源;陈香伟;沈蓝江;刘苏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9/32 | 分类号: | B65H49/3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王敏 |
地址: | 21313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拆卸 混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种便于拆卸的混编放卷装置,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滑移连接的放卷单元,所述放卷单元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侧壁、设置在两所述侧壁之间的盘头,所述盘头其中一端设置有第一轴承,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轴承以及延伸至所述第二轴承外侧的卡接部,其中一所述侧壁上设置有承载所述第一轴承的第一半圆形卡座,另一所述侧壁上设置有承载所述第二轴承的第二半圆形卡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拆卸的混编放卷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半圆形卡座和第二半圆形卡座,盘头的两端直接放置在第一半圆形卡座和第二半圆形卡座内,便于盘头的安装和拆卸,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放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混编放卷装置。
背景技术
碳玻混编织物集合了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的优点,因此在风电叶片等工业制造领域应用广泛。在织造碳纤维和玻璃纤维混编织物时候,一般要先对碳纤维进行展纤 ,使碳纤维束更平,更薄和更均匀地排布,以提高织物的性能。
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07523931A公开了一种碳玻一步混编织造工艺及装置,工艺包括碳纤经恒张力纱架放卷,由集纱架集纱后由展纤装置在线展纤,与同方向的铺纬装置输送的玻纤细纱、以及另一个方向输送的玻璃纤维同步进入多轴向经编机编织成碳玻混编织物,然后收卷,但是碳纤纱架在进行盘头装置的组装和拆卸时,费时费力。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便于拆卸的混编放卷装置,使其更具实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于拆卸的混编放卷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盘头装置安装和拆卸时,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种便于拆卸的混编放卷装置,包括:
底座;
与所述底座滑移连接的放卷单元,所述放卷单元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侧壁、设置在两所述侧壁之间的盘头,所述盘头其中一端设置有第一轴承,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轴承以及延伸至所述第二轴承外侧的卡接部,其中一所述侧壁上设置有承载所述第一轴承的第一半圆形卡座,另一所述侧壁上设置有承载所述第二轴承的第二半圆形卡座。
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所述放卷单元转动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伺服电机、皮带、第二带轮;
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端部设置有第一带轮;
所述皮带设置在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外侧;
所述第二带轮上设置有卡槽,用以卡设卡接部以传递扭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圆形卡座上方还设置有第一半圆形端盖,所述第一半圆形端盖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半圆形卡座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盘头上还设置有护板,所述护板设置两个,且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过渡辊,所述过渡辊通过直角固定板固接在所述底座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张力调节装置,所述张力调节装置包括旋转臂、张力辊、半圆形轴承盖;
所述旋转臂其中一端与所述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半圆形凹槽;
所述半圆形轴承盖盖合在所述半圆形凹槽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拆卸的混编放卷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半圆形卡座和第二半圆形卡座,盘头的两端直接放置在第一半圆形卡座和第二半圆形卡座内,便于盘头的安装和拆卸,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537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药物评价组织培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