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车轮装卸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53164.1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4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郭殿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踏(天津)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9/00 | 分类号: | B60B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自行车 车轮 装卸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自行车车轮装卸设备,属于电动自行车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固定在底板上部一侧的竖板以及固定在竖板上端的横板,所述横板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底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设置有夹取组件;所述底板上部安装有车轮托举组件,所述车轮托举组件包括滑动安装在底板上部的底座、安装在底座上部的第二升降机构以及安装在第二升降机构上部的车轮托举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对电动自行车车轮进行组装时,通过第一升降机构以及夹取组件的设置,将自行车车架吊取至空中,并且通过第二升降机构以及车轮托举块将待组装车轮举升至车架下方车轮对应位置,实现车轮的快速组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动自行车车轮装卸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电动自行车得到了日益普及,无论是上班、上学还是其他的出行,骑行电动自行车都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并且电动自行车环保节能,也非常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适于推广。
电动自行车在生产以及维修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对将车轮与车架进行拆分和组装,由于车轮与地面接触,使得车轮不易装卸,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电动自行车反向放置,使得车座与车把与地面接触,再对车轮进行装卸,由于电动自行车车身较重,车座与车把与地面接触时,容易造成刮伤,而且这种方式对于车架的固定效果不佳,在车轮装卸过程中会导致车架晃动,进一步加剧车座与车把与地面的磨损,因此,现有的电动自行车车轮装卸防护性以及便捷性均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车轮装卸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自行车车轮装卸设备,包括底板、固定在底板上部一侧的竖板以及固定在竖板上端的横板,所述横板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底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设置有夹取组件;所述底板上部安装有车轮托举组件,所述车轮托举组件包括滑动安装在底板上部的底座、安装在底座上部的第二升降机构以及安装在第二升降机构上部的车轮托举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夹取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固定板底部且相对设置的两组夹持臂,所述固定板底部还安装有与夹持臂对应的第三升降机构,所述第三升降机构带动对应夹持臂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固定板底部固定设置有转套,所述夹持臂一端通过转轴与转套转动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底板上部安装有滑轨,所述底座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三升降机构一端与固定板底部铰接相连,另一端与夹持臂铰接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以及第三升降机构均为液压升降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车轮托举块上部开设有与自行车车轮相适应的定位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对电动自行车车轮进行组装时,通过第一升降机构以及夹取组件的设置,将自行车车架吊取至空中,并且通过第二升降机构以及车轮托举块将待组装车轮举升至车架下方车轮对应位置,实现车轮的快速组装,具有较高的防护性和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电动自行车车轮装卸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电动自行车车轮装卸设备中夹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电动自行车车轮装卸设备中车轮托举块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踏(天津)车业有限公司,未经艾踏(天津)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531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棉花打包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医疗行业的打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