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溺水智能穿戴项链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52206.X | 申请日: | 2019-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98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董文彬;孙祥;于福轩;刘世界;宋梦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A44C11/00 | 分类号: | A44C11/00;B63C9/15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 地址: | 23303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溺水 智能 穿戴 项链 | ||
一种防溺水智能穿戴项链,包括项链圈及项链体,所述项链圈内设置有气囊,所述项链圈侧部设置有供气囊穿出的缺口,所述项链体内设置有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气囊相连,所述项链体内上开设有通道,通道通过开口与项链体外相通,气体发生器上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为拨杆开关,拨杆开关顶部设置在通道内,新型结构的救援项链,可以直接佩戴在人的脖子上,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各种图案,提升美观,适合各种年龄,当发生落水情况时,无论落水者是否会游泳,都会自动充气,变成一个小型的救生圈,将使用者的头部拖出水面,保证正常呼吸,为落水者的自救或者他人的施救提供了必要条件及宝贵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防溺水智能穿戴项链。
背景技术
世界各地每年溺水死亡人数估计为 38.8 万例。溺水是世界各地非故意伤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占所有与伤害有关死亡的 7%。中国每年溺水死亡 10 多万人。其中 14 岁以下儿童占溺水死亡人群 6 成之多。
现有的救生衣,救生圈等器具只能固定存放于游泳池,或船上,不便于日常携带。当人体处于泳池,江河,湖海,池塘等水域,发生意外落水时,落水者无法呼吸,几分钟之内如缺少相关救生措施来不及施救, 即造成溺亡。且极易因慌张,缺乏必要手段,工具,造成落水者与施救者多人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如果发生落水时,可以自动实现充气,实现自救的防溺水智能穿戴项链。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防溺水智能穿戴项链,包括项链圈及项链体,所述项链圈内设置有气囊,所述项链圈侧部设置有供气囊穿出的缺口,所述项链体内设置有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气囊相连,所述项链体内上开设有通道,通道通过开口与项链体外相通,气体发生器上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为拨杆开关,拨杆开关顶部设置在通道内。
为了实现自动救援,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开口处设置有速溶块。
为了防止拨杆开关的自由移动,本实用新型改进有,在拨杆关闭状态,通道位于拨杆开关后侧设置有弹性凸块。
为了便于拆装维修,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项链体分为本体及分体,所述本体及分体内均设置有槽,两个槽共同形成通道,所述分体上设置有卡勾,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卡槽,通过卡扣和卡槽的配合将本体及分体牢固固定。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现有技术,新型结构的救援项链,可以直接佩戴在人的脖子上,同时根据需要设置各种图案,提升美观,适合各种年龄,当发生落水时,无论落水者是否会游泳,都会自动充气,变成一个小型的救生圈,将使用者的头部拖出水面,保证正常呼吸,为落水者的自救或者他人的施救提供了必要条件及宝贵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溺水智能穿戴项链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溺水智能穿戴项链的展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溺水智能穿戴项链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本体的立体图。
1-项链圈; 2-项链体;21-通道; 22-开口; 23-本体; 24-分体; 25-卡槽; 26-卡勾; 3-气囊; 4-气体发生器;5-拨杆开关; 6-速溶块; 7-弹性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522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工字型电感加工的焊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清理水杯水垢功能的牙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