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浓缩锅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51368.1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5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康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超帆防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B01D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86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311227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浓缩锅,包括浓缩锅本体,浓缩锅本体外壁包裹有一圈远红外加热块,浓缩锅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整圈的红外反射镜面基体,远红外加热块通电启动产生电磁波对待加工原料进行加热,红外反射镜面基体将电磁波反射至待加工原料的外表面;远红外加热块上边缘位于红外反射镜面基体的下方。本实用新型在红外反射镜面基体的作用下,使红外线产生的电磁波反射后均匀分布在待加工原料的外表面,使待加工原料快速升温且受热均匀,避免传统浓缩锅本体夹套式加热方式需要经过导体进行热量传输,加快了其加热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浓缩锅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浓缩锅。
背景技术
浓缩锅适应于中药、保健品、天然调味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和化工等行业的浓缩生产工艺,可为不同干燥生产方式提供生产不同比重的浸膏,适用面广、操作简便和维修率低,冷凝冷却器配置较大,回收效果好,根据生产需要既能双效又能分解成两台不同生产方式的单效和组合式设备进行浓缩,可为用户节省资金和节约能源,完全符合“GMP”标准。
现有浓缩锅在使用的过程中,因采用夹套式加热方式,需要经过导体进行热量传输,导致其加热速度较慢,延长了其加热时间,降低了上产效率。为此,我们提供了浓缩锅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浓缩锅。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浓缩锅,包括浓缩锅本体,所述浓缩锅本体外壁包裹有一圈远红外加热块,所述浓缩锅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整圈的红外反射镜面基体,远红外加热块通电启动产生电磁波对待加工原料进行加热,红外反射镜面基体将所述电磁波反射至待加工原料的外表面;所述远红外加热块上边缘位于红外反射镜面基体的下方;所述浓缩锅本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测温管,且测温管的底端贯穿红外反射镜面基体的上表面并延伸至红外反射镜面基体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浓缩锅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浓缩锅本体上方的减速电机、人孔组件、进料管、伸入浓缩锅本体的转动轴以及设置在所述浓缩锅本体底部的排料管;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壳联轴器与转动轴连接,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翼型轴流式搅拌器;所述浓缩锅本体的底面还固定连接有下接环,排料管位于下接环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浓缩锅本体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耳式支座。
进一步的,所述浓缩锅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位于红外反射镜面基体的下方,两个所述测温管的外表面均与支撑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浓缩锅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整圈的滑料板,且滑料板内圈的外表面与红外反射镜面基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浓缩锅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原料从进料管倒入浓缩锅本体的内部,减速电机启动带动转动轴和翼型轴流式搅拌器转动,对原料进行搅拌,远红外加热块启动产生电磁波对原料进行加热,在红外反射镜面基体的作用下,使红外线产生的电磁波反射后均匀分布在待加工原料的外表面,使待加工原料快速升温且受热均匀,避免传统浓缩锅本体夹套式加热方式需要经过导体进行热量传输,加快了其加热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耳式支座,能够便于对该装置进行固定,使其能够对其进行快速安装,通过设置有滑料板,避免放原料时原料飘动落到红外反射镜面基体的上方,避免原料原料出现死角堆积,通过设置有支撑杆,能够对测温管进行固定,避免测温管在使用时出现晃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浓缩锅本体主视图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超帆防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超帆防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513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投球游戏机
- 下一篇:一种便于调节对焦更换镜片的医用显微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