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多舱环境舱的湿度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49731.6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8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肖华;肖大龙;韩海玲;何宝林;慕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海纳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2/02 | 分类号: | G05D22/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孙亚琳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环境 湿度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多舱环境舱的湿度控制装置。其包括淋水塔、新风风机、压缩机组、板式换热器、储水箱,新风风机经过滤器与淋水塔的新风入口连接,压缩机组与板式换热器连接,淋水塔的循环出水口和循环进水口与板式换热器的热介质进出口连接,淋水塔的进水口与储水箱连接,淋水塔的出气口与气体分配器连接,各环境测试舱的进气管路与气体分配器连接,每个环境测试舱的进气管路上设置有电控二通阀、电子流量计、电控三通阀、干湿混合舱,每个环境测试舱配置有一个超声波加湿器,超声波加湿器的进气口与电控三通阀连接,超声波加湿器的出气口与干湿混合舱连接,超声波加湿器的进水口与进水分配器连接,进水分配器与储水箱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多舱环境舱的湿度控制装置,主要用于环境测试舱的湿度控制。
背景技术
环境舱是一种用于检测材料有害气体释放量的仪器。检测时,环境舱内需要保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
现有技术中的环境舱大多只有一个舱体,每次只能检测一个样品,检测效率低。为了提高检测效率,目前也出现了多舱式的环境舱。现有技术中的多舱式的环境舱大多采用集中控湿的方式,通过控湿装置将空气湿度控制在设定范围内后,再将湿度恒定的空气输送各个环境测试舱内,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611106492.8,名称为多舱位环境舱的中国专利申请,其中采用了空气处理装置2向各环境测试舱内输送湿度恒定的洁净空气。该种控湿方式只能满足统一的湿度要求,当需要检测不同的材料,湿度要求发生变化时,则无法满足检测要求,给检测带来不便;并且现有技术中的环境舱往往存在湿度控制不方便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湿度控制方便、可以对每个环境测试舱的湿度进行单独控制的组合式多舱的湿度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组合式多舱环境舱的湿度控制装置,所述组合式多舱环境舱具有至少两个环境测试舱,其特征是:包括淋水塔、新风风机、压缩机组、板式换热器、储水箱,所述新风风机的出口经过滤器与所述淋水塔的新风入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组通过管路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冷介质接口连接,所述淋水塔底部设置有循环进水口和循环出水口,所述淋水塔的循环进水口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热介质出口连接,所述淋水塔的循环出水口经水泵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热介质进口连接,所述淋水塔的进水口经隔膜泵与所述储水箱连接,所述淋水塔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一至少具有两个气路接头的气体分配器连接,各环境测试舱的进气管路与所述气体分配器的气路接头连接,每个环境测试舱的进气管路上按进气方向均依次设置有电控二通阀、电子流量计、电控三通阀、干湿混合舱,每个环境测试舱均配置有一个超声波加湿器,所述超声波加湿器的进气口与所述电控三通阀连接,所述超声波加湿器的出气口与所述干湿混合舱连接,所述超声波加湿器的进水口通过管路与一进水分配器连接,所述进水分配器经隔膜泵与所述储水箱连接,每个超声波加湿器与进水分配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均设置有进水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隔膜泵将储水箱内的水打入淋水塔内,淋水塔内的水通过循环与板式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降温至露点设定温度,新风风机将新鲜空气通过过滤器过滤之后送入淋水塔内,新风经过淋水塔时通过露点除湿变为干空气,干空气经过气体分配器后进入各环境测试舱。当舱内湿度小需要加湿时,通过超声波加湿器向环境测试舱的进气管路上的干湿混合舱内加入湿空气,达到控湿目的。超声波加湿器的启闭由电控三通阀控制,电控二通阀用于控制环境测试舱的进气管路的开关,电子流量计用于控制气体流量。超声波加湿器的进水由进水管路上的电磁阀控制,超声波加湿器的供水由储水箱通过隔膜泵供给。板式换热器的冷源介质由压缩机组提供。
进一步的,所述组合式多舱具有六个或九个环境测试舱。
进一步的,为便于进行温湿度及压力检测,每个所述环境测试舱均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海纳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海纳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97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