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装置及实验定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49260.9 | 申请日: | 2019-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34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兵;顾建文;时全星;罗灵;聂闯;赵智平;吴清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D3/00 | 分类号: | A61D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唐海力 | 
| 地址: | 10002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装置 实验 定位 | ||
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了一种固定装置及实验定位装置,包括固定面板,承载用于实验的小鼠;定位结构,对所述小鼠进行位置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面板上;所述固定面板被设定为,包括冲击孔,所述冲击孔对称设置在以所述固定面板的结构中心为交点的两条呈90°夹角的第一轴线上,所述冲击孔距离所述固定面板的结构中心的距离相等;所述定位结构设置在与所述第一轴线呈45°夹角的第二轴线上和/或所述第一轴线上。本实用新型申请解决了以解决由于常规的小鼠固定装置仅对小鼠的四肢进行捆绑,且躯体暴露在爆炸冲击波中,导致的冲击波打击部位不准确,同时实验结果受多种因素干扰,造成的实验结果精确度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申请涉及生物医学实验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及实验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小鼠颅脑损伤模型是研究脑外伤损伤机制及干预效果评估的重要工具,其中爆炸冲击波颅脑损伤动物模型是常见的脑外伤模型之一。小鼠爆炸颅脑损伤时要保证冲击波能够准确地打击到小鼠颅脑位置,并且避免小鼠头部的左右或前后的大幅度摇摆。因此需要一种固定小鼠头部且暴露头部于冲击波中的装置。
但是目前爆炸冲击波颅脑损伤小鼠固定装置还存在一些缺陷:一是操作繁琐且建模效率低,需要捆绑小鼠的四肢,固定小鼠的牙齿以达到固定小鼠头部的目的,并且每次爆炸冲击波只能损伤一只小鼠,需要较长的时间;二是有的小鼠固定装置将小鼠整个躯体暴露在爆炸冲击波中,这样不仅对小鼠颅脑有损伤,而且对小鼠其他部位如腹部、胸部、眼部等部位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这将对小鼠颅脑损伤的研究带来众多干扰因素。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的实验小鼠爆炸冲击波致颅脑损伤的固定装置,对于颅脑损伤的实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装置,以解决由于常规的小鼠固定装置仅对小鼠的四肢进行捆绑,且躯体暴露在爆炸冲击波中,导致的冲击波打击部位不准确,同时实验结果受多种因素干扰,造成的实验结果精确度低的技术问题。
同时,本实用新型申请通过结构的设置,可以同时对多只小鼠同时进行实验,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对称结构的设定,保证了多只小鼠在实验过程中所受的冲击力相同,进一步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固定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固定装置包括:
固定面板,承载用于实验的小鼠;
定位结构,对所述小鼠进行位置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面板上;
所述固定面板被设定为,包括冲击孔,所述冲击孔对称设置在以所述固定面板的结构中心为交点的两条呈90°夹角的第一轴线上,所述冲击孔距离所述固定面板的结构中心的距离相等;
所述定位结构设置在与所述第一轴线呈45°夹角的第二轴线上和/或所述第一轴线上。
进一步的,包括防止所述小鼠在实验过程中受到轴索损伤,与所述定位结构和/或所述固定面板连接的隔层。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用于对小鼠身体进行位置固定的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对小鼠头部进行固定的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将小鼠的头部对应固定在所述冲击孔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至少4个螺栓,所述螺栓贯穿所述固定面板,与缠绕所述小鼠的头部的固定线连接。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螺栓等距离设置在所述第二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之间设有用于对所述小鼠的头部进行进一步固定的挡板。
进一步的,包括位于所述固定面板的结构中心的第三定位件,所述第三定位件与缠绕所述小鼠的牙齿的固定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92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