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多重防水结构的连接器插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48876.4 | 申请日: | 2019-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7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赵正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琥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沃赵新 |
| 地址: | 2018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多重 防水 结构 连接器 插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多重防水结构的连接器插头,包括插头主体和插头后盖,所述插头主体内插设有线材,所述插头后盖一侧与所述插头主体接触,另一侧与所述线材接触;所述插头主体与所述插头后盖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有线束防水圈;所述线束防水圈与所述插头后盖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水圈,高压水朝线材喷射时,所述第二防水圈可以起到降低高压水压力的作用,从而避免高压水直射所述线束防水圈,达到IP6K9K防护等级,即任何方向的高压/蒸汽对外壳的定向喷射,都不会出现任何损伤;并通过设置所述插头凸台,将所述线束防水圈设置于所述插头凸台与所述插头后盖之间,进一步保证IP6K9K防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插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重防水结构的连接器插头。
背景技术
连接器插头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行业,工业或是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而现有技术的连接器插头通常防水功能不佳,在对设备或车辆进行冲洗的时候,高压水会对连接器照成冲击,高压水会从防水圈缝隙处进入连接器内部,造成防水失效,而影响到车辆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与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多重防水结构的连接器插头,包括插头主体和插头后盖,所述插头主体内插设有线材,所述插头后盖一侧与所述插头主体接触,另一侧与所述线材接触;所述插头主体与所述插头后盖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有线束防水圈;所述线束防水圈与所述插头后盖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水圈。
较佳地,所述插头主体包括有插头凸台,所述插头凸台与所述插头后盖接触,且所述插头凸台与所述插头后盖之间形成所述间隙。
较佳地,所述插头后盖包括有后盖主体和后盖凸台,所述后盖主体与所述后盖凸台都与所述线材接触。
较佳地,所述后盖主体与所述线材之间设有所述第二防水圈,且所述第二防水圈一侧与所述线束防水圈接触,另一侧与所述后盖凸台接触。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多重防水结构的连接器插头,高压水朝线材喷射时,所述第二防水圈可以起到降低高压水压力的作用,从而避免高压水直射所述线束防水圈,达到IP6K9K防护等级,即任何方向的高压/蒸汽对外壳的定向喷射,都不会出现任何损伤。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多重防水结构的连接器插头,通过设置所述插头凸台,将所述线束防水圈设置于所述插头凸台与所述插头后盖之间,当高压水朝插头侧边喷射时,所述插头后盖起到阻碍高压水的效果,避免直射所述线束防水圈,进一步保证IP6K9K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插头主体,2-插头后盖,3-线束防水圈,4-第二防水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见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受在此提出之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达成充分及完整公开,并且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了解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附图中,为清楚起见,可能放大了层及区域的尺寸及相对尺寸。
如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多重防水结构的连接器插头,包括插头主体1和插头后盖2,插头主体1内插设有线材,插头后盖2一侧与插头主体1接触,另一侧与线材接触;插头主体1与插头后盖2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内设有线束防水圈3;线束防水圈3与插头后盖2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水圈4。当高压水朝线材喷射时,第二防水圈4可以起到降低高压水压力的作用,从而避免高压水直射线束防水圈3,达到IP6K9K防护等级,即任何方向的高压/蒸汽对外壳的定向喷射,都不会出现任何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琥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琥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88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