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偏瘫患者自主进行上下肢功能锻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47211.1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4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覃勤;马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3B23/12;A63B23/04;A63B23/16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之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28 | 代理人: | 汪治兴 |
地址: | 530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瘫 患者 自主 进行 下肢 功能 锻炼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偏瘫患者自主进行上下肢功能锻炼器,包括,竖杆、横杆、挂钩、中心传动轮、分支传动轮、弧杆、牵引绳、三叉套、管套和包带;竖杆一端通过螺栓与床架进行固定,另外一端与横杆连接;挂钩设置在横杆上,并且传动轮挂设在挂钩上;挂钩有两个以上;弧杆为弧盖结构,分设在中心传动轮两侧,其中一侧设有分支传动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可以有效的解决偏瘫病人自主进行上肢bobath握手和下肢桥式运动的问题,使用更方便、更灵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康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偏瘫患者自主进行上下肢功能锻炼器。
背景技术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存活患者中有70%~80%遗留部分功能障碍,尤以肢体运动障碍——偏瘫占比例最大。而患者早期在床上主动进行肢体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肢体功能恢复。而现有的肢体功能锻炼器较少针对患者的髋部进行锻炼,以及上肢和下肢的锻炼器需要分开使用的情况。因此需要一种专门让偏瘫患者自主进行上肢bobath握手和下肢桥式运动的功能锻炼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偏瘫患者自主进行上下肢功能锻炼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可以有效的解决偏瘫病人自主进行上肢bobath握手和下肢桥式运动的问题,使用更方便、更灵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偏瘫患者自主进行上下肢功能锻炼器,包括,竖杆、横杆、挂钩、中心传动轮、分支传动轮、弧杆、牵引绳、三叉套、管套和包带;竖杆一端通过螺栓与床架进行固定,另外一端与横杆连接;挂钩设置在横杆上,并且传动轮挂设在挂钩上;挂钩有两个以上;弧杆为弧盖结构,分设在中心传动轮两侧,其中一侧设有分支传动轮;牵引绳穿过中心传动轮、分支传动轮、弧杆,并且两端分别与三叉套和包带进行连接,其中与三叉套的一端即为弧杆上设有分支传动轮的一侧;三叉套的两个分支分别与管套进行连接,其中管套通过尼龙贴层进行包裹固定;包带的一端与牵引绳连接,另外一端设有尼龙贴层进行包裹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通过悬挂在病床旁边的吊杆式的设备,将手脚的康复动作进行联动,三叉套和管套的设计,更加契合上肢bobath握手操作。
其中,成型硅胶的弧杆能够进行有效的变形,结构的本身具有弹性,可以适应不同的角度,更灵活多变。
进一步,中心传动轮具体包括三叉杆、转轮和扣环,所述弧盖与三叉杆进行连接。
进一步,弧盖也设有用于固定分支传动轮的三叉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有效的解决偏瘫病人自主进行上肢bobath握手和下肢桥式运动的问题,使用更方便、更灵活。
2、上肢bobath握手的康复动作在三叉套和管套的设计下,能够有效的进行翻转。
3、弧杆的设计增加了稳定性。
4、利用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进行屈伸、上举,同时借助滑轮还可协助患者进行髋部外展,上抬的桥式运动,以及下肢的屈曲和上抬训练,能有效防止肩关节、髋关节僵硬和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偏瘫患者自主进行上下肢功能锻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偏瘫患者自主进行上下肢功能锻炼器的弧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名称及序号:
竖杆1、横杆2、挂钩4、中心传动轮5、分支传动轮6、弧杆7、牵引绳8、三叉套9、管套10和包带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未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72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教学场地的便捷式体育用球存放柜
- 下一篇:一种高可靠性的区块链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