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好氧堆肥余热产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46440.1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74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曾阳;王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F17/90 | 分类号: | C05F17/90;C05F17/993;C05F17/964;C05F17/979;C05F17/986;H02N11/00;G05B19/05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赵龙群 |
地址: | 2501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堆肥 余热 系统 | ||
1.一种好氧堆肥余热产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弃物收集装置、主堆肥反应室、余热发电装置和尾气收集装置;
所述主堆肥反应室的四周及底部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主堆肥反应室的顶部设置有导热盖,主堆肥反应室的内部空间包括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上部空间为废弃物的反应堆体,下部空间为渗滤液收集装置,上部空间与下部空间之间设置有滤网,所述主堆肥反应室的上部空间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有机肥出料口,所述主堆肥反应室还连接有曝气装置,用于对反应堆体曝气;
所述废弃物收集装置与主堆肥反应室的进料口连接,主堆肥反应室的上方连接所述尾气收集装置;
所述导热盖的底部与反应堆体之间通过导热棒连接,导热盖的上表面安装所述余热发电装置,所述余热发电装置由多个半导体温差发电片串联而成,多个半导体温差发电片产生的电能输送至储电供电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好氧堆肥余热产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半导体温差发电片的热端一侧贴在导热盖的外表面,冷端一侧表面安装有铝散热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好氧堆肥余热产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物收集装置包括收集传送带、废弃物破碎搅拌装置和进料传送带,所述收集传送带的末端位于废弃物破碎搅拌装置的正上方,所述废弃物破碎搅拌装置的出料口与进料传送带的一端连接,进料传送带的另一端与主堆肥反应室的进料口连接;
所述废弃物破碎搅拌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斜坡,收集斜坡偏向进料传送带倾斜,即收集斜坡的最低处位于进料传送带一端,进料传送带的倾斜角度为30°~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好氧堆肥余热产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堆肥反应室为圆柱体,主堆肥反应室的上部空间内设置有多个翻堆搅拌装置,每个翻堆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和搅拌叶片,搅拌叶片伸入至反应堆体内部,并由电机驱动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好氧堆肥余热产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空间与下部空间之间设置有支撑架,滤网放置于支撑架上,所述渗滤液收集装置包括渗滤液收集槽和渗滤液收集管,渗滤液收集管连接于渗滤液收集槽的最低处,渗滤液收集管上设置有阀门;
渗滤液收集槽的下底面设置有引流弧度坡,引流弧度坡向渗滤液收集槽的底面中心处倾斜,渗滤液收集管设置于该中心;
滤网孔径为5~10mm,滤网和支撑架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导热盖为不锈钢盖,不锈钢盖的厚度为5~1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好氧堆肥余热产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包括鼓风机和通风管,鼓风机与通风管连接,通风管布设于滤网和渗滤液收集槽的液面之间,位于主堆肥反应室内的通风管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通风口,每个通风口包括沿通风管周向分布的多个通风孔;
通风管的材质为PVC,相邻通风口间距为30~50mm,通风孔为直径5~8mm的圆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好氧堆肥余热产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收集装置包括尾气排放管道,尾气排放管道安装于导热盖的中央位置,材质为不锈钢,尾气排放管道连接有尾气收集处理装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好氧堆肥余热产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半导体温差发电片的热端一侧分布于导热盖上表面和尾气排放管道的外表面,分别用于回收转化传导到导热盖的和蒸发潜热携带的热量,冷端一侧表面安装有铝散热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好氧堆肥余热产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央控制器,反应堆体内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在反应堆体上方尾气排放管道内设置有气体浓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体浓度传感器、进料传送带、余热发电装置、多个翻堆搅拌装置、曝气装置均与中央控制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好氧堆肥余热产电系统,其特征在于,中央控制器为PLC控制器,PLC控制器采用SIMMATIC PLCS7系列,温湿度传感器的型号为MIK-ST500,气体浓度传感器的型号为WY-900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64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仿生多足机器人的行走结构
- 下一篇:一种书本手机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