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导热油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45333.7 | 申请日: | 2019-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51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月普;王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辛集市祥光绒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7/02 | 分类号: | F24H7/02;F24H9/00;F23J1/00;F23J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23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导热油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导热油炉,其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油管组,所述炉体的侧边开设有用于热气进入的入口,所述炉体内部的下方设置有除灰装置,包括呈漏斗状的锥形板和设置在炉体底部的清扫杆,所述清扫杆的一端连接有积灰板,所述清扫杆的另一端呈倾斜状并抵接在锥形板的内表面;所述清扫杆的下端部固接有锥齿轮组,所述锥齿轮组连接有摇把;所述炉体的下端部开设有出灰孔。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清理炉内沉淀灰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传导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立式导热油炉。
背景技术
导热油锅炉的工作原理为低温导热油进入锅炉受热置换出高温导热油,带出炉内燃烧所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用热设备,变成低温导热油,经循环泵再次打入锅炉。
现有的卧式导热油炉在长时间使用后,导热油锅炉内难免会沉积烟气产生的灰尘,灰尘沉积在有管之间的缝隙中,需要定期清理、检修,且清理时需要停火冷却后才可进行,清理难度高,影响油炉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导热油炉,其具有方便清理炉内沉淀灰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立式导热油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油管组,所述炉体的侧边开设有用于热气进入的入口,所述炉体内部的下方设置有除灰装置,所述炉体的下端部开设有出灰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管组在炉体内沿着内侧壁周向螺旋设置,并分为两层,热气从入口进入,可对位于入口上方的油管组进行加热;一段时间后,有灰尘落在罐体的下方,可利用除灰装置通过出灰口将积压的灰尘排出炉体外,排除灰尘的过程不影响炉体的持续工作,可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除灰装置包括呈漏斗状的锥形板和设置在炉体底部的清扫杆,所述清扫杆的一端连接有积灰板,所述清扫杆的另一端呈倾斜状并抵接在锥形板的内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灰尘落在炉体底部的锥形板上,可通过操作清扫杆将锥形板上的灰尘从出灰口扫出,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可提高操作人员的除灰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体的内侧边有支撑架,所述锥形板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设置在炉体的侧边,可对锥形板提供支撑力,从而能够提高锥形板的固定强度,提高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积灰板设置在出灰孔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积灰板的面积大于所述出灰孔的面积,可使炉体内的灰尘完整落在积灰板上,避免灰尘遗漏在地面上,增大清理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扫杆的下端部固接有锥齿轮组,所述锥齿轮组连接有摇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摇把横向设置,转动摇把可使相互啮合的锥齿轮组转动,锥齿轮组带动清扫杆进行转动,从而达到对锥形板的表面清理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锥形板的内表面设置有螺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槽的设置,可使清扫杆在转动时使清理的灰尘沿着螺纹槽移动,进而全部从出灰口滑出,防止灰尘沿着清扫杆在锥形板上无限循环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灰孔的两侧边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连接有封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清理炉体内的灰尘时,可沿着导轨打开封板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可关上封板,可防止热气过多的从出灰口跑出,从而提高炉体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板相向的侧边开设有半圆缺口,所述半圆缺口的半径等同于清扫杆的截面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辛集市祥光绒布有限公司,未经辛集市祥光绒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53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