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用数据存储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45185.9 | 申请日: | 2019-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50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 发明(设计)人: | 康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易华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1B33/02 | 分类号: | G11B33/02;G11B33/1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科航尚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34 | 代理人: | 刘希望 |
| 地址: | 3003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数据 存储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安全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数据存储设备。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网线插头会逐渐松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用数据存储设备,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正面安装有网络连接接口,所述网络连接接口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柱,所述导柱的外侧套设有卡位片,所述卡位片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远离导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磁铁,所述盒体的正面开设有卡紧滑槽,所述卡紧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盒体正面的中部和右侧均安装有USB接口,所述盒体正面右侧的顶部安装有开关键,所述盒体正面的右侧安装有电量指示灯,所述网络连接接口包含但不局限于标准RJ45接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安全存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家用数据存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个人的存储设备被大量的使用,从而使得硬盘的使用更加的平淡,但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网线插头会逐渐松动,无法牢固的卡接在网络连接接口内,造成使用时的不便,更有可能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造成数据的丢失和损坏,所以现在亟需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家用数据存储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用数据存储设备,解决了网线插头会逐渐松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家用数据存储设备,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正面安装有网络连接接口,所述网络连接接口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柱,所述导柱的外侧套设有卡位片,所述卡位片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远离导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磁铁,所述盒体的正面开设有卡紧滑槽,所述卡紧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盒体正面的中部和右侧均安装有USB接口,所述盒体正面右侧的顶部安装有开关键,所述盒体正面的右侧安装有电量指示灯。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网络连接接口包含但不局限于标准RJ45接口,所述USB接口为标准USB3.0接口。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盒体底部的正面和背面等间隔固定连接有防滑块,防滑块的材质为软垫。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盒体的两侧等间隔开设有通风槽,所述盒体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磁铁为凹字型磁铁,所述磁铁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磁铁磁性相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柱的背面和网络连接接口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柱的正面依次贯穿卡位片和连接带并活动穿插在连接带的内壁。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用数据存储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装置在使用时,将网线插头插入网络连接接口的内壁,使得两个磁铁相互靠拢并接触完成对插头的安装。
(2)、当需要拆下插头时,手动掰动两个磁铁并使磁铁相互远离,从网络连接接口的内壁拉出插头方便插头的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连接带俯剖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3中A处放大图。
图中:1盒体、2网络连接接口、301导柱、302卡位片、303连接带、304磁铁、305卡紧滑槽、306滑块、3 USB接口、4开关键、5电量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易华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易华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51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