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床零件检测用分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44610.2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63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曾广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欧特士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08 | 分类号: | B07C5/08;B07C5/10;B07C5/36;B07C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汪帆 |
地址: | 51066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床 零件 检测 分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机床零件检测用分选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装置上方的工作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两侧的用于传输物料的输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用于固定物料的夹紧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下方用于提供转动力的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装置上方前侧用于控制的控制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一侧用于卸料的卸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卸料机构后侧用于盛放不良品的不合格品收集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方通过接触头或非接触头检测物料特性的检测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伺服电机控制数显千分表或激光检测头可以进行多位置的检测分析,提高了检测效率和质量,通过输料机构、卸料机构的设置减少了工人的上下物料强度,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机床零件检测用分选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机器的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制成产品的全部过程。其中一个零件从原材料到成品需要经过多个加工工序,如果其中一个工序生产出来的不良品没有检测出来,继续进行下去,不仅是对材料的浪费,同时也是对设备、人工的浪费,造成了较大的损失,目前特别是在对工件进行检测时,多是通过人工进行检测,其检测效率慢,人为因素大,检测过程不能完全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机床零件检测用分选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机床零件检测用分选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装置上方的工作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两侧的用于传输物料的输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用于固定物料的夹紧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下方用于提供转动力的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装置上方前侧用于控制的控制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一侧用于卸料的卸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卸料机构后侧用于盛放不良品的不合格品收集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方通过接触头或非接触头检测物料特性的检测机构。
进一步设置: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侧面上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立柱前侧设置有横梁,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与所述横梁之间通过丝杠连接,所述横梁前端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横梁一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内设置有导柱,所述滑块一侧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导柱下端设置有数显千分表。
如此设置,便于所述数显千分表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带动下调整检测位置,显示检测数据。
进一步设置: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侧面上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立柱前侧设置有横梁,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与所述横梁之间通过丝杠连接,所述横梁前端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横梁一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内设置有导柱,所述滑块一侧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导柱下端安装有激光检测头,所述激光检测头型号为LT-8010,所述激光检测头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
如此设置,使所述激光检测头通过所述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三伺服电机调整测量位置。
进一步设置: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滑轨,所述滑轨与所述工作台螺栓连接,所述滑轨设置有两处,所述滑轨上方对称设置有夹紧块,所述夹紧块两侧设置有气缸。
如此设置,使测量物料在所述夹紧块之间进行夹紧固定。
进一步设置:所述输料机构包括进料输送带、出料输送带,所述进料输送带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远离所述工作台一侧设置有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板与所述工作台呈度夹角,所述第二导向板最低端下方设置有所述出料输送带。
如此设置,对物料进行输送,便于物料的自动取放。
进一步设置: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镶嵌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一侧设置有按钮,所述控制面板内设置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型号为C51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欧特士传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欧特士传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46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