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43776.2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06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林竹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蒙发利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4 | 分类号: | H02K5/24;F16F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固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固定结构,该减震结构设置有减震垫,减震垫包括第一减震片和中空的套管,套管插入振动源的安装孔内,固定架上的限位柱插入该套管内并穿过该安装孔,带帽连接件的连接杆伸入该限位柱内且通过该连接部与该限位柱固定,该连接件的连接帽抵接在该第一减震片的外侧并与该振动源配合夹持该第一减震片。通过第一减震片实现减震,通过设置的套管贯穿振动源的安装孔,避免了振动源安装孔与带帽连接件接触而产生异音的隐患。限位柱穿过安装孔,增大与减震垫的接触面积,有限分散该限位柱受到的振动,且限位柱的限位作用下,带垫连接件的行程是固定的,从而保证减震垫的压缩量是固定的以使马达的固定更平稳,保证了行程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减震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电子产品都离不开电机,而电机大多是铁外壳,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会有一定的噪音,为了降低噪音,现有电机固定方式可如图1所示,电机1上的安装孔耳座2用半圆形减震垫3包住后放在电机固定架4上,在减震垫3上面放置一片固定片5后锁螺丝6固定电机。
此固定方式通过固定片的限位来控制减震垫的压缩量,此固定方式有以下几种弊端:
1、固定片易变形,容易导致马达不同固定位置减震垫压缩量不一致;
2、锁螺丝前需要先放好固定片,组装比较麻烦;
3、螺丝容易直接接触到马达孔处的铁,导致异音。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减震固定结构,从而解决了现有电机减震固定结构存在的减震垫压缩量不一致,组装繁琐和异音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固定结构,用于将振动源固定在固定架上,该振动源上设有安装孔,该固定架上设有限位柱,还包括减震垫及连接件,该连接件包括连接帽及连接杆,该连接帽的尺寸大于该连接杆的尺寸并且大于该安装孔的直径,该连接帽设置在该连接杆的一端,该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连接部,该限位柱对应该连接杆设有固定槽,该减震垫包括中空的套管及设置在该套管一端的第一减震片,该套管及该第一减震片均由弹性材料制成;
组装时,该套管插入该安装孔内,该限位柱插入该套管内并穿过该安装孔,该连接件的连接杆伸入该限位柱内且通过该连接部与该限位柱固定,该连接件的连接帽抵接在该第一减震片的外侧并与该振动源配合夹持该第一减震片。
进一步地,作为一个可执行方案,当该连接件固定后,该限位柱的顶端与该连接帽抵接。
进一步地,作为一个可执行方案,该连接件为螺帽结构,该限位柱内的固定槽上对应该连接件设有内螺纹。
进一步地,作为一个可执行方案,该减震垫上还设有第二减震片,该第二减震片与该第一减震片间隔设置在该套管,组装时,该套管穿过该安装孔后,该第二减震片被夹持在该固定架及该振动源之间。
进一步地,作为一个可执行方案,该振动源为电机或者气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减震结构设置有减震垫,减震垫包括第一减震片和中空的套管,套管插入振动源的安装孔内,固定架上的限位柱插入该套管内并穿过该安装孔,带帽连接件的连接杆伸入该限位柱内且通过该连接部与该限位柱固定,该连接件的连接帽抵接在该第一减震片的外侧并与该振动源配合夹持该第一减震片。本实用新型所述减震结构,通过第一减震片实现减震,通过设置的套管贯穿振动源的安装孔,避免了振动源安装孔与带帽连接件接触而产生异音的隐患,另外,限位柱穿过安装孔,增大与减震垫的接触面积,有限分散该限位柱受到的振动,且限位柱的限位作用下,带垫连接件的行程是固定的,从而保证减震垫的压缩量是固定的以使马达的固定更平稳,保证了行程的稳定性,取消了安装过程中的固定片,使得装配流程更简化,提高了安装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蒙发利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蒙发利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37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