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稻田专用简易除草钳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42624.0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5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陶龙兴;符冠富;陈婷婷;奉保华;符卫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1/18 | 分类号: | A01B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3 | 代理人: | 党小林 |
地址: | 3100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田 专用 简易 除草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稻田专用简易除草钳。所述除草钳包括:第一钳腿及第二钳腿,所述第一钳腿与第二钳腿通过销轴交叉连接,所述第一钳腿与第二钳腿的底部均设置有片状钳嘴,两个片状钳嘴均向内弯折形成倒钩状,所述倒勾部分呈锯齿状;在所述销轴下方的第一钳腿与第二钳腿外侧均设置有踏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稻田专用简易除草钳能够大幅提高水稻田内的除草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稻田专用简易除草钳。
背景技术
杂草与水稻争夺肥料、水分、阳光和空间,妨碍田间通风透光,导致水稻产量和质量降低;许多杂草还是致病微生物和害虫的中间寄主或寄宿地,会导致病虫害的发生。据估算,因杂草导致的水稻产量损失超过10%。因此,除草是水稻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常规农业主要靠各种化学除草剂除草,但常年大量施用化学除草剂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农药残留等问题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活环境。
有机水稻是遵照有机农业生产原则,在生产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用一系列可持续的农业技术,以维持稻田生产体系稳定的一种水稻生产方式。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有机水稻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大,也是由于有机水稻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等生产资料投入品,使得有机水稻杂草防除极为困难,目前主要靠人工拔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短缺是一个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人工除草已成有机水稻生产最大的劳力负担,也是制约有机水稻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方便有效的控制有机水稻杂草,已成有机水稻生产之当务之急。
人工除草存在诸多问题,如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人工成本过高,运用机械除草技术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机械除草在有效去除杂草的同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提高水稻质量,而且作业效率高、降低劳动强度、降低作业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稻田专用简易除草钳,能够大幅提高水稻田除草的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稻田专用简易除草钳,包括:第一钳腿及第二钳腿,所述第一钳腿与第二钳腿通过销轴交叉连接,所述第一钳腿与第二钳腿的底部均设置有片状钳嘴,两个片状钳嘴均向内弯折形成倒钩状,所述倒勾部分呈锯齿状;在所述销轴下方的第一钳腿与第二钳腿外侧均设置有踏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销轴上方的第一钳腿与第二钳腿均设置环状把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销轴上方与第一把手之间的第一钳腿外侧及在销轴上方与第二把手之间的第二钳腿外侧均设置有助力把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助力把手垂直安装在第一钳腿或第二钳腿外侧,呈杆状,长度为5-10厘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销轴下方的除草钳长度大于销轴上方的除草钳长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除草钳的长度为60-100厘米,所述销轴上方的除草钳长度占整个除草钳长度的1/3至2/5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倒勾部分的内角为45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锯齿状的齿牙的长度为1至3厘米。
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水稻田专用简易除草钳,该简易除草钳结构简单,但却能够大幅提高人工除草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稻田专用简易除草钳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稻研究所,未经中国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26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木材精密加工的红木雕刻用夹具
- 下一篇:一种板栗酒原料熟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