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露天掘沟爆破逐孔起爆网络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42454.6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1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春;张相羽;王双圣;杨家全;罗会成;叶洪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春鹿鸣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D3/04 | 分类号: | F42D3/04;F42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陈新胜 |
地址: | 153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露天 爆破 起爆 网络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露天掘沟爆破逐孔起爆网络,属于工程爆破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中起爆点位于爆区中心,起爆点连接四条导爆主线,四条导爆主线间的夹角为90°,导爆主线由孔间延时雷管串联炮孔组成,导爆主线间隔固定距离的两侧连接有导爆支线,导爆支线与导爆主线的夹角呈45°,导爆支线由孔间延时雷管串联炮孔组成。本实用新型方形布孔,具有多个传爆方向,可以有效减少导爆传递距离,缩短导爆时间,降低导爆中断风险;增加了爆破自由面,并且结构简单,方便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露天掘沟爆破逐孔起爆网络,属于工程爆破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露天爆破广泛应用于铁路、露天矿山、水库等大型工程中,利用炸药将大块坚硬岩石爆松破碎,方便机械装载运输。露天爆破从起爆延时的角度,可以分为齐发爆破,排间距微差爆破和孔间距微差爆破等几种方式,其中孔间距微差爆破亦称逐孔起爆。
逐孔起爆实在每个炮孔之间均设置延时导爆雷管,延时时长一般在毫秒级别,通过延时效应,将一次爆破分级为逐个炮孔分别起爆,有利于爆破自由面的传播,改善爆破效果,同时能够降低爆破振动。
但是传统的起爆网络在露天矿山新掘沟爆破时,自由面不足,导致爆破效果不好;爆区面积较大时,传导距离较长,会使导爆中断风险增加,从而导致拒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露天掘沟爆破逐孔起爆网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露天掘沟爆破逐孔起爆网络,包括:炮孔、孔间延时雷管、起爆点、导爆主线和导爆支线;
所述起爆点位于爆区中心,起爆点连接四条导爆主线,四条导爆主线间的夹角为90°,导爆主线由孔间延时雷管串联炮孔组成,导爆主线间隔固定距离的两侧连接有导爆支线,导爆支线与导爆主线的夹角呈45°,导爆支线由孔间延时雷管串联炮孔组成。
所述炮孔内设置有孔内延时雷管。
所述孔间延时雷管的延时时间为25ms,孔内延时雷管的延时时间为400ms。
所述炮孔直径为250mm,深度为17.5m,填塞高度为8m。
所述导爆主线上的炮孔个数小于等于五个,导爆支线上的炮孔个数小于等于四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减少导爆传递距离,缩短导爆时间,降低导爆中断风险;增加了爆破自由面,并且结构简单,方便推广。
本实用新型为方形布孔,具有多个传爆方向,应用于露天新开段掘沟爆破,无需现场有爆破自由面,并且炮孔数的圈数不超过五圈,可以保证应用于于露天矿山新开段爆破时保证爆破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露天掘沟爆破逐孔起爆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露天掘沟爆破逐孔起爆网络圈数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1为炮孔,2为孔间延时雷管,3为起爆点,4为导爆主线,5为导爆支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露天掘沟爆破逐孔起爆网络,包括:炮孔1、孔间延时雷管2、起爆点3、导爆主线4和导爆支线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春鹿鸣矿业有限公司,未经伊春鹿鸣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24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壳体上料角度定位机构
- 下一篇:一种水质采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