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冷加热温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41987.2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7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颜厥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冠亚恒温制冷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1/06 | 分类号: | F25B41/06;F25B41/04;F25B41/00;F25B43/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14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加热 温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冷加热温控系统,包括设有反应釜入口及反应釜出口的反应釜,在所述反应釜出口与反应釜入口之间连接循环回路,在所述循环回路上依次设置第一循环泵、换热系统、三通阀、回热器、加热管,所述第一循环泵、三通阀及加热管均由PLC控制启闭;在所述换热系统中串联第一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二制冷系统,所述第二制冷系统通过中间换热器与所述回热器串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第一制冷系统、第二制冷系统可实现对反应釜中介质的平缓降温或急剧降温,有效满足了客户的使用需求。同时对抗压缩机的布置可以保证第一制冷系统不频繁使用,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控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智能冷加热温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冷加热温控系统结构较为复杂,当用户设备内物料需要进行冷冲击达到急剧降温时无法满足其需求,且传统冷加热温控系统能耗较大,无法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智能冷加热温控系统,其不仅可以实现对用户设备的急剧降温,同时还大大降低了工作能耗。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智能冷加热温控系统,包括设有反应釜入口及反应釜出口的反应釜,在所述反应釜出口与反应釜入口之间连接循环回路,在所述循环回路上依次设置第一循环泵、换热系统、三通阀、回热器、加热管,所述第一循环泵、三通阀及加热管均由PLC控制启闭;在所述换热系统中串联第一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二制冷系统,所述第二制冷系统通过中间换热器与所述回热器串联。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换热系统包括电磁阀、储冷罐、第二循环泵、第二气液分离器及第一换热器,所述储冷罐的第一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一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二气液分离器、第二循环泵及储冷罐的第一进口连通形成第二循环回路;所述储冷罐的第二进口通过电磁阀连通第一循环回路,所述储冷罐的第二出口与三通阀的支路口连通;
第一制冷系统、第二制冷系统均包括水冷冷凝器、储液罐、干燥过滤器、膨胀阀、油分离器及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油分离器的进口连通,所述油分离器的出口与水冷冷凝器的进口连通,所述水冷冷凝器的出口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储液罐、干燥过滤器及膨胀阀;
还包括用于平衡管路压力的膨胀罐,所述膨胀罐的第一进口及第一出口分别通过设有第二单向阀的第一支路、及设有第二排气阀的第二支路与换热系统串联;
所述膨胀罐的第二进口及第二出口分别通过设有第一排气阀的第三支路、及设有第一单向阀的第四支路与循环回路串联;
在循环回路上还通过管路与连接有对抗压缩机的第二换热器并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第一制冷系统、第二制冷系统可实现对反应釜中介质的平缓降温或急剧降温,有效满足了客户的使用需求。同时对抗压缩机的布置可以保证第一制冷系统不频繁使用,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换热系统与第一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回热器与第二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冠亚恒温制冷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冠亚恒温制冷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19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袋机的热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贯通式建筑施工垃圾垂直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