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水的零排放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40579.5 | 申请日: | 2019-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21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彭文博;罗小勇;吴正雷;张荟钦;史家卿;张泉;周明;王磊;夏维辰;范克银;党建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9/12;C01D5/00;C01D5/16;C02F103/3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邓唯 |
地址: | 2118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水 排放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水的零排放处理装置。包括:废水池,用于存储印染废水经过处理后得到的中水;超滤膜,连接于废水池,用于对中水进行超滤处理;离子交换树脂柱,连接于超滤膜;第一反渗透膜,连接于离子交换树脂柱,用于对离子交换树脂柱的产水进行浓缩处理;除碳器,连接于第一反渗透膜的截留侧;纳滤膜,连接于除碳器,用于对除碳器得到的产水进行纳滤分离处理;结晶器,连接于纳滤膜的截留侧;第二反渗透膜,连接于纳滤膜的渗透侧,用于对纳滤膜的渗透液进行浓缩处理;高压反渗透膜,连接于第二反渗透膜的浓缩侧,用于对第二反渗透膜的浓缩液再进行浓缩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水的“零排放”处理方法及装置,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废水的“零排放”回收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水资源日益匾乏和水污染日益严重的现象使废水的再生利用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我国纺织工业用水排在各行业的第六位,纺织工业是用水量较大的工业部门之一,也是我国工业的排污大户,废水回用率不足10%。纺织废水不仅排放废水量大,污染物总量也多。随着纺织行业用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供给量相对减少、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和水费的不断上涨,节约水资源、提高水的回用率成为纺织染整行业十分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纺织废水主要产生于印染和化纤两个行业。废水主要含有纤维、纺织浆料、各种染料、化学助剂、表面活性剂和整理剂。废水量高达100亿m³。纺织不仅耗水多,而且其废水成分复杂多变、色度深、碱性大,处理难度很大。每排放1吨印染废水将污染20吨清洁水体。废水现在多经过物化、生化、高级氧化等方法处理。处理后的废水能够满足行业排放标准。
然而此废水盐分含量达到6000-10000mg/L,如果经过处理的废水直接排放,将影响水体生态环境,严重的可以使土壤盐渍化。其次,废水量极大,直接排放,不符合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对企业来水也增加负担。综上所述,纺织废水经过物化+生化+高级氧化等处理出水不适宜直接排放,需要进一步深度处理,实现废水和盐资源化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当中对印染废水进行了常规的物化、生化和高级氧化处理的步骤之后,得到的中水不能达标排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该工艺利用树脂、冷冻结晶和膜技术的集成,实现处理纺织行业经过物化、生化处理后的尾水的目的,实现了废水和废盐的资源化利用,减少了废水的排放,保护环境。
一种中水的零排放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对中水进行均质处理;
第2步,对第1步处理后的废水中采用多介质过滤器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
第3步,对第2步处理后的废水采用超滤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
第4步,对第3步超滤过滤后的废水采用树脂处理去除废水中的硬度;
第5步,对第4步处理后的废水采用一段反渗透处理,对废水进行浓缩,反渗透的清液回用,浓液进一步处理;
第6步,对第5步得到的反渗透浓液利用除碳器降低浓液的中的二氧化碳;
第7步,对第6步得到的除去二氧化碳的浓水采用纳滤进行一价盐和二价盐的分离处理;
第8步,对第7步得到的纳滤浓液利用冷冻、结晶得到芒硝;
第9步,对第7步得到的纳滤清液采用第二段反渗透处理,对废水进行浓缩,反渗透的清液回用,浓液进一步处理;
第10步,对第9步得到的反渗透浓液采用高压反渗透处理,清液回用;
第11步,第10步得到的高压反渗透的浓液用于电厂喷灰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05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