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功能的动车组车厢制造用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40445.3 | 申请日: | 2019-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9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吴丹;张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5H1/06 | 分类号: | B25H1/06;B25H1/20;B25H5/00;B24B4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3007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动 升降 功能 车组 车厢 制造 支架 | ||
1.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功能的动车组车厢制造用支架,包括:第一支撑平台(1)、防护栏(2)、第一防滑垫(3)、支撑板(4)、第二支撑平台(5)、限位板(6)、限位孔(7)、第二防滑垫(8)、限位柱(9)、手拧螺栓(10)、剪叉式液压升降架(11)、滑槽(40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1)呈矩形状,且第一支撑平台(1)顶端的后侧通过螺栓固定有防护栏(2);所述第一支撑平台(1)的顶面上覆盖有与第一支撑平台(1)的顶端面相配合的矩形状第一防滑垫(3);所述第一支撑平台(1)的底部焊接有两处矩形状的支撑板(4),且两处支撑板(4)左右对称,并且每处支撑板(4)的顶端均开设有矩形状的滑槽(401);所述滑槽(401)的前后两端与外部呈贯通,且滑槽(401)的内部镶嵌有矩形状的第二支撑平台(5);所述第二支撑平台(5)与滑槽(401)呈间隙配合,且第二支撑平台(5)前端的顶部焊接有矩形状的限位板(6);所述第二支撑平台(5)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长圆形状的限位孔(7),且两处限位孔(7)左右对称;所述第二支撑平台(5)的顶端面上覆盖有与第二支撑平台(5)顶端面轮廓相配合的矩形状第二防滑垫(8);所述限位孔(7)的内侧竖直穿设有紧定螺钉形状的限位柱(9),且限位柱(9)与限位孔(7)呈间隙配合;所述限位柱(9)位于第一支撑平台(1)前后两端面之间,且限位柱(9)的顶端通过螺纹啮合方式与第一支撑平台(1)螺纹连接,并且限位柱(9)的底端通过螺纹啮合方式与支撑板(4)螺纹连接;所述位于第一支撑平台(1)左侧的支撑板(4)的左侧壁前端通过螺纹啮合方式螺纹连接有手拧螺栓(10),且位于第一支撑平台(1)右侧的支撑板(4)的右侧壁前端通过螺纹啮合方式也螺纹连接有手拧螺栓(10),并且第二支撑平台(5)与支撑板(4)通过手拧螺栓(10)顶紧固定;所述第一支撑平台(1)的正下方设置有剪叉式液压升降架(11),且剪叉式液压升降架(11)的顶端与支撑板(4)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功能的动车组车厢制造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平台(5)通过与滑槽(401)的间隙配合设置呈前后抽拉装置,且限位柱(9)通过与限位孔(7)的间隙配合设置呈所述前后抽拉装置的限位装置,并且手拧螺栓(10)通过与手拧螺栓(10)的螺纹啮合设置呈所述前后抽拉装置的锁定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功能的动车组车厢制造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1)与支撑板(4)及第二支撑平台(5)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功能的动车组车厢制造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1)与支撑板(4)的上部开设有与限位柱(9)相配合的内螺纹孔,且所述内螺纹孔呈上下贯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功能的动车组车厢制造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6)的后端面与第一支撑平台(1)的前端面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未经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044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组合式砂石筛
- 下一篇:一种正负冲切一体机摸具水路冷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