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背包上的拉绊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38638.5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4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许志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伟启拉链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B19/24 | 分类号: | A44B19/24;A44B19/26;A45C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包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背包上的拉绊,包括拉扣和拉绳,所述拉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主要由棉绳、防水薄膜和保护套组成,且棉绳、防水薄膜和保护套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所述拉扣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且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容纳槽内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端与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防水薄膜,防水薄膜具有很好的水汽阻隔效果,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水汽侵入棉绳内,进而可以避免棉绳长时间浸泡在水中,通过设置保护套,保护套可以加强棉绳的强度,避免棉绳出现断裂的情况,同时保护套可以保护防水薄膜,使得防水薄膜可以持续有效的进行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拉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背包上的拉绊。
背景技术
拉绊一般用于控制拉链的移动,人们在使用时感到方便省力,且拉绊一般用于背包、衣物等物品上。
现有背包上的拉绊功能单一,且拉绊的材质一般是棉质的,因此吸水性较强,从而会导致拉绊容易出现断开的情况,且拉链在使用时间长后会产生一定的松动,可能会出现拉链自动裂开的情况,导致背包口会自动打开,降低了背包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用于拉绊防水性较差容易出现断开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背包上的拉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背包上的拉绊,包括拉扣和拉绳,所述拉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主要由棉绳、防水薄膜和保护套组成,且棉绳、防水薄膜和保护套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所述拉扣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且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容纳槽内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端与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滑块,且滑块滑动连接在通孔内,所述通孔开设在拉扣的左侧面,且滑块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拨动块,且第一拨动块贴合在拉扣的左侧面,所述支撑杆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卡球,且卡球位于滑块的下方,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右侧面开设有限位孔,且限位孔内设置有挤压块,且挤压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拨动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杆具有一定的柔韧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拉扣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凸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凸块远离拉扣的一侧面为倾斜面,且倾斜面上设置有防滑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防水薄膜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薄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保护套的材质为聚酰胺纤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板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凹槽内,且第一凹槽开设在第一容纳槽内壁的右侧面,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的下表面和第一凹槽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拨动块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弹簧,且两个第二弹簧分别位于挤压块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拉扣右侧面开设的第二凹槽内,且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凹槽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伟启拉链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伟启拉链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386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腹脐香灸器
- 下一篇:一种节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