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头尾气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38441.1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65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松涛;张彤;刘军;周占荣;郭丽娟;孟留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嘴山市塑料厂 |
主分类号: | B29C48/27 | 分类号: | B29C48/27;B08B15/04 |
代理公司: | 宁夏合天律师事务所 64103 | 代理人: | 孙彦虎 |
地址: | 753200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气 收集 装置 | ||
一种模头尾气收集装置,包括集气罩、第一气管、引风机、固定台、第二气管、支撑架、集气罩调节机构,所述集气罩调节机构设置有旋转单元、水平调节单元、倾角调节单元,所述旋转单元实现集气罩随第一立杆的同步旋转,所述水平调节单元实现集气罩在水平方向的移动,所述倾角调节单元实现集气罩在竖直方向的移动,通过人工调节集气罩在水平方向、竖直方向的移动,从而将集气罩移动至模头上方最适宜的位置。本方案设置的集气罩,操作更加灵活、便捷,可以将其设置于模头上方的最佳吸气位置,显著提升集气罩对模头刺激性气味尾气的收集效率,大幅降低车间内部刺激性气味尾气含量,有利于实现车间清洁化生产,减少刺激性气味尾气对操作人员的危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管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头尾气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成型模头在挤出塑料管过程中,其内部的温度在100℃左右,原料粉末(如PE、PVC等)受热后释放出一些含刺激性气味的混合气体,这些混合气体自成型模头的外管壁及内管壁中释放出来,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同时不满足环保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不足,有必要提出一种模头尾气收集装置。
一种模头尾气收集装置,包括集气罩、第一气管、引风机、固定台、第二气管、支撑架、集气罩调节机构,所述集气罩敞口端与模头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气管一端与集气罩敞口端的侧壁相连通,所述引风机入口端与第一气管另一端连通,所述引风机设置于固定台上,所述第二气管一端与引风机出口端连通,所述支撑架设置于固定台上表面一侧,所述集气罩调节机构一端设置于支撑架上表面,所述集气罩调节机构另一端与集气罩固定端连接,所述集气罩调节机构包括旋转单元、水平调节单元、倾角调节单元,所述旋转单元一端设置于支撑架上表面,所述水平调节单元一端与旋转单元另一端连接,所述倾角调节单元设置于旋转单元与水平调节单元之间。
优选的,所述旋转单元包括转动轴、第一立杆,所述转动轴设置于支撑架上表面,所述第一立杆一端设置于转动轴中,所述第一立杆另一端开设有U型凹槽,所述U型凹槽两侧开设有通孔,所述水平调节单元包括水平杆、第二立杆、第一顶丝,所述水平杆一端设置于第一立杆的U型槽中,所述水平杆靠近第一立杆的一端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水平杆另一端延伸至集气罩上方,所述第二立杆一端与水平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立杆另一端与集气罩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一顶丝设置于水平杆与第一立杆预设的通孔中,所述倾角调节单元包括第一U型支架、第二U型支架、方管、第一斜杆、第二顶丝,所述第一U型支架设置于第一立杆靠近支撑架的一侧,所述第二U型支架设置于水平杆靠近第一立杆的一侧,所述方管一端设置于第一U型支架中,所述方管另一端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斜杆一端设置于方管另一端中,所述第一斜杆一端还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第一斜杆另一端设置于第二U型支架中,所述第二顶丝设置于方管、第一斜杆预设的通孔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杆靠近支撑架一端的侧壁上还开设有限位凹槽。
优选的,所述集气罩调节机构上还设置有定位单元,所述定位单元包括定位环、固定套,所述定位环设置于转动轴上,所述定位环为六边形环或八边形环或十二边形环,所述固定套套设于第一立杆的限位凹槽中,所述固定套一端开设有大半圆形通孔,所述大半圆形通孔形状与第一立杆的限位凹槽形状相匹配,所述固定套另一端开设有多边形通孔,所述多边形通孔的形状与定位环形状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嘴山市塑料厂,未经石嘴山市塑料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384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组加热保温餐车
- 下一篇:一种菌筐灭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