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浪涌保护器接地状态监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36412.1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36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牛尔宏泰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电科臻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G01R27/20;G01R15/22;G01R15/04;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10131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浪涌保护器 接地 状态 监测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浪涌保护器接地状态监测电路,该电路包括:二极管、光耦、反相器和控制器;其中,光耦的第一输入端通过二极管与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电连接,光耦的第二输入端接地,光耦的第一输出端接电源端,光耦的第二输出端与反相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实现简单且有效地对浪涌保护器的接地引下线的连接状况进行实时的监测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监测预警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浪涌保护器接地状态监测电路。
背景技术
浪涌保护器的作用是把窜入电力线、信号传输线的瞬时过电压限制在设备或系统所能承受的电压范围内,或将强大的雷电流泄流入地,保护被保护的设备或系统不受冲击而损坏。
但是如果浪涌保护器与接地引下线接触不良,雷电将不能及时被释放。因此,要确保浪涌保护器随时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就需要时刻监测浪涌保护器的接地情况。
现有的监测方法为:通过一种接地电阻在线监测仪实时监测接地引下线的连接状况,接地电阻在线监测仪包括电路板、传感器和屏蔽壳体,传感器和电路板均安装在屏蔽壳体内,且传感器与电路板连接,传感器用于测量被测回路的电阻值,并根据测量所得的被测回路电阻值的大小判断接地引下线的连接状况;在工作时,传感器先给被测回路一个激励脉冲信号,在被测回路上感应一个脉冲电势E,在电势E的作用下将在被测回路产生电流I。传感器对E及I进行测量,并通过公式:R=E/I即可得到被测回路电阻,然后根据传感器所监测到的被测回路电阻的大小变化判断接地引下线的连接状况。
上述方法虽然能够实现对浪涌保护器的接地引下线连接情况进行监测,但仍存在不足:需要通过传感器检测回路电阻的阻值,并通过阻值判断接地引下线的连接状况,其实现过程较为繁琐,硬件结构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浪涌保护器接地状态监测电路,以实现简单且有效地对浪涌保护器的接地引下线的连接状况进行实时的监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浪涌保护器接地状态监测电路,该电路包括:二极管、光耦、反相器和控制器;
其中,光耦的第一输入端通过二极管与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电连接,光耦的第二输入端接地,光耦的第一输出端接电源端,光耦的第二输出端与反相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可选地,该浪涌保护器接地状态监测电路还包括等电位接地排,等电位接地排与接地引下线电连接,二极管通过线束与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电连接,光耦的第二输入端与等电位接地排电连接。
可选地,该浪涌保护器接地状态监测电路还包括分压电路;二极管的阴极通过分压电路与光耦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
可选地,分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二极管和第一电阻依次串接在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和光耦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线上,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在二极管和第一电阻的连接线上,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光耦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
可选地,该浪涌保护器接地状态监测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反相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光耦采用PC817光电耦合器。
可选地,控制器采用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浪涌保护器接地状态监测电路,该电路包括二极管、光耦、反相器和控制器;其中,光耦的第一输入端通过二极管与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电连接,光耦的第二输入端接地,光耦的第一输出端接电源端,光耦的第二输出端与反相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解决现有的电阻监测仪监测法存在实现过程较为繁琐,硬件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实现简单且有效地对浪涌保护器的接地引下线的连接状况进行实时的监测的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牛尔宏泰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电科臻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牛尔宏泰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电科臻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364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用锂电池组管理系统采集单元
- 下一篇:一种喷水织机引纬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