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暖通排烟管道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34267.3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8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开明;刘红赞;肖帆;赵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瑞拓电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F16K1/226;F16K1/32;F16K27/02;F16L5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卞静静 |
地址: | 10004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暖通 烟管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暖通排烟管道控制装置,包括防火阀本体、多个转轴、设于每个转轴上的叶片、用于驱动转轴转动以带动叶片转动关闭/开启防火阀本体的执行机构,其中,设于每个转轴上的叶片包括第一叶片、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包括第一搭接叶片和第一承接叶片,所述第二叶片包括第二搭接叶片和第二承接叶片,其中,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宽度、第一挡条、第二挡条的高度设置为当转轴转动关闭所述防火阀本体时:第一搭接叶片、第一承接叶片、第一挡条配合形成第一隔挡层;第二搭接叶片、第二承接叶片、第二挡条配合形成第二隔挡层。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叶片隔绝热气流及烟雾能力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暖通排烟管道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暖通中的防排烟系统是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的总称,防烟系统是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的系统,排烟系统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排烟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其中,排烟系统中机械排烟装置主要设置在按规范应设置排烟措施,但又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房间、走道、中庭等地,其主要方法为:利用屋顶挡烟隔板、挡烟垂壁等划分防烟分区;在防烟分区内设置机械排烟口,配合设置排烟管道、排烟风机、设于排烟管道内的控制装置进行排烟。进一步,控制装置具体可为排烟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为安装在排烟系统管道上起隔烟、阻火作用的阀门,其包括内部具有叶片的阀体、用于驱动叶片转动以关闭或开启阀体的执行机构,排烟防火阀平时呈开启状态,发生火灾时配合排烟风机进行排烟,当管道内的烟气达到280℃时,执行机构驱动叶片转动后使阀门关闭,以控制排烟管道起隔烟阻火的作用。
现有的排烟防火阀叶片多为单层叶片,当火灾发生叶片自动关闭时,叶片防护隔绝热气流及烟雾的能力较弱,如何提高叶片隔绝热气流及烟雾的能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暖通排烟管道控制装置,其通过双层叶片的设置提高叶片隔绝热气流及烟雾能力。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暖通排烟管道控制装置,包括防火阀本体、等间隔设于防火阀本体内的多个转轴、设于每个转轴上的叶片、用于驱动转轴转动以带动叶片转动关闭/开启防火阀本体的执行机构,所述防火阀本体为具有长方体形通孔的壳体;
所述转轴两端分别可转动设于所述通孔的左右相对侧壁上,且垂直于左右相对侧壁;
设于每个转轴上的叶片包括第一叶片、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均沿为沿所述通孔高度方向设置的板体,且设于对应转轴两侧、距离对应转轴中心轴距离相等,所述第一叶片包括第一搭接叶片和第一承接叶片,所述第二叶片包括第二搭接叶片和第二承接叶片,所述第一搭接叶片和第二搭接叶片位于对应转轴的同一侧,且沿该转轴转动关闭所述防火阀本体方向,所述第二搭接叶片位于所述第一搭接叶片下游,其中,所述第一承接叶片和所述第二承接叶片远离对应转轴的一端均具有台阶状承接部;
所述通孔的顶端、底端沿排烟方向均间隔设置第一挡条和第二挡条,第一挡条、第二挡条均沿所述转轴长度方向设置;
其中,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宽度、第一挡条、第二挡条的高度设置为当转轴转动关闭所述防火阀本体时:
对于相邻第一搭接叶片和第一承接叶片而言,第一搭接叶片的端部置于第一承接叶片的承接部内,对于相邻第一搭接叶片和第一挡条而言,第一搭接叶片的端部与第一挡条搭接,对于相邻第一承接叶片和第一挡条而言,第一承接叶片的端部与第一挡条搭接,以配合形成第一隔挡层;
对于相邻第二搭接叶片和第二承接叶片而言,第二搭接叶片的端部置于第二承接叶片的承接部内,对于相邻第二搭接叶片和第二挡条而言,第二搭接叶片的端部与第二挡条搭接,对于相邻第二承接叶片和第二挡条而言,第二承接叶片的端部与第二挡条搭接,以配合形成第二隔挡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瑞拓电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瑞拓电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342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旧农膜破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吸盘式防夹手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