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鼠视神经鞘内注射针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30726.0 | 申请日: | 2019-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34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费霏;刘文博;费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孝明 |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鼠 视神经 注射 针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鼠视神经鞘内注射针头,包括钩体,钩体的钩内底部设置有凹进钩内底部的定位槽,定位槽的底部设置有针尖;钩体内设置有走液通道,针尖上开设有出液孔,出液孔与走液通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针头采用大钩体的形式能够很好地确定小鼠视神经的具体位置,首先将小鼠视神经约束在钩体内,然后采用定位槽进行准确定位扎针,大大提高了小鼠视神经鞘内注射扎针的成功率。本实用新型的构体内的光滑面使得小鼠视神经能够顺利滑落至底部的定位槽中。定位槽的弧度与小鼠视神经外壁能够贴合,确保小鼠视神经进入后不容易滑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注射针头,具体涉及一种小鼠视神经鞘内注射针头。
背景技术
小鼠视神经的直径较小,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小鼠视神经鞘内注射过程中,实验人员难以精准确定小鼠视神经的准确位置,常常会出现针头未扎入小鼠视神经鞘的问题,导致注射过程失败,成功率不高,导致实验难度大,实验时间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鼠视神经鞘内注射针头,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针头难以准确扎入小鼠视神经进行鞘内注射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小鼠视神经鞘内注射针头,包括钩体,所述的钩体的钩内底部设置有凹进钩内底部的定位槽,定位槽的底部设置有针尖;
所述的钩体内设置有走液通道,所述的针尖上开设有出液孔,出液孔与走液通道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针尖的高度小于等于定位槽的深度。
所述的针尖的高度为定位槽的深度的0.4~0.8倍。
所述的钩体包括一体设置的竖直部和弯曲部,所述的弯曲部从与竖直部的连接端至尖端圆滑渐缩。
所述的定位槽位于钩体的钩内底部正中位置;所述的定位槽为半圆弧形槽。
所述的定位槽开口的两端与钩体的连接处设置为圆滑过渡倒角。
所述的出液孔为双向贯通针尖两侧的出液孔。
所述的钩体的内径为小鼠视神经的外径的3~5倍。
所述的定位槽的圆弧内径等于小鼠视神经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Ⅰ)本实用新型的针头采用大钩体的形式能够很好地确定小鼠视神经的具体位置,首先将小鼠视神经约束在钩体内,然后采用定位槽进行准确定位扎针,大大提高了小鼠视神经鞘内注射扎针的成功率。
(Ⅱ)本实用新型的构体内的光滑面使得小鼠视神经能够顺利滑落至底部的定位槽中。定位槽的弧度与小鼠视神经外壁能够贴合,确保小鼠视神经进入后不容易滑出。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状态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钩体,2-定位槽,3-针尖,4-走液通道,5-出液孔,101-竖直部,102-弯曲部,6-圆滑过渡倒角,7-小鼠视神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307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进行组合的铸造磨具
- 下一篇:一种铸造磨具用定位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