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介入手术用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29597.3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0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平;王爽;唐小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6/10 | 分类号: | A61B6/10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林慰敏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入 手术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介入手术用防护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杆、下杆和支脚,上杆套装在所述下杆内,且可竖向上下伸缩调节,并用紧固螺栓加以固定,上杆外壁上通过万向节连接有上防护屏,上防护屏包括外框、软质部和硬质部,外框的下方设有向内凹陷的容置槽,软质部和硬质部一体成型并填充在外框内,所述外框和所述硬质部均采用铅玻璃制成,软质部由铅布制成;下杆上通过锁定件连接有可沿所述下杆竖向上下移动的下防护罩,下防护罩采用铅玻璃制成,下杆下端固接有多个支脚,每个支脚的足端均安装有带刹车片的万向轮,防护装置放置在手术床的一侧,便可在上防护屏和下防护罩的防护下,减少手术过程中散射线的伤害,提升介入手术的保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介入手术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介入技术的提高和普及极大地提高了疾病的诊疗效果,但是介入诊疗是在X射线透视下进行,X射线长时间照射辐射量大,长期工作在X线照射下给介入操作者带来危害。因此,在实施介入手术时,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对X线的防护,主要还是防护衣、防护帽、铅眼镜、护领等,工作人员穿戴上防护衣等防护工具后,双手、四肢和面部还是可能会出现部分暴露的情况,长时间工作后,手术床周围发出的散射线还是会有危害工作人员健康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介入手术用防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介入手术用防护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杆、下杆和支脚,所述上杆套装在所述下杆内,且可竖向上下伸缩调节,并用紧固螺栓加以固定,所述上杆外壁上通过万向节连接有上防护屏,所述上防护屏包括外框、软质部和硬质部,所述外框的下方设有向内凹陷的容置槽,所述软质部和所述硬质部一体成型并填充在所述外框内,所述外框和所述硬质部均采用铅玻璃制成,所述软质部由铅布制成;所述下杆上通过锁定件连接有可沿所述下杆竖向上下移动的下防护罩,所述下防护罩采用铅玻璃制成,所述下防护罩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水平段和防护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锁定件的外壁固接,所述第二连接段和防护段均呈圆弧状结构,所述下杆下端固接有多个支脚,每个所述支脚的足端均安装有带刹车片的万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上杆的顶部固接有顶盘,所述顶盘上连接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挂钩。
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节的一端通过连接轴与所述上杆活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硬质部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的接触面覆盖有软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件包括套筒和锁定机构,所述套筒为内部中空的圆筒,所述锁定机构为两个相对分布的螺杆,两个所述螺杆均穿过所述套筒的侧壁并与所述套筒螺接,位于所述套筒内的此端螺杆固接有防滑夹块,相对的两个所述防滑夹块将所述下杆夹持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下防护罩固接有两个间隔分布的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分布在所述水平段和所述防护段的内壁上,每个所述连接块上均开设有一个向内凹陷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两端之间设置有弹性约束带,所述连接块的外壁还设有卡接腔,所述卡接腔通过插销连接有加护片,所述加护片呈长方形,在长方形加护片四边边缘缝接一个内部为空心的通道,该通道内部套设有由硅胶包覆铁丝制成的定型丝,所述加护片上还开设有卡孔,所述插销穿过所述卡孔并卡接在所述卡接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295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精馏实验装置
- 下一篇:蓝牙控制的振动枕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