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止血腰带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28792.4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34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帅;彭丹;刘自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帅 |
主分类号: | A61B17/132 | 分类号: | A61B17/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2001 湖南省邵阳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止血 腰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血腰带,其包括带身、绞带、绞棒以及扣头,所述扣头与带身一端固定,所述带身外侧开设容纳绞带的放置槽,所述绞带的两端分别成圆环设置并形成插接槽,所述绞棒对应设置有两根且分别插接于插接槽中,所述放置槽的两端形成与带身外侧连通的开口槽设置,所述绞棒抵接于开口槽中。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拆卸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止血带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止血腰带。
背景技术
目前止血带急救中常用于肢体大出血止血;平时车祸伤、冲击上、锐器伤等等一些意外伤害,都会涉及到止血的环节。事发时不少人会实用皮带、围巾或是绳子之类的物品,利用捆绑加压达到止血目的。但事实结果告诉我们,因为结构原因,这类物品无法提供强大的压力来封闭正在大量出血的破损动脉。动脉止血有“有黄金四分钟”的说法,3分钟之内无法成功止血,患者将面临死亡。因为动脉位置靠里,外围有皮肤脂肪肌肉的保护,一旦损伤破裂出血,出血量大且迅速,如不能及时阻止,人体很快就会因为失血过多导致失血性休克,进而死亡。
如每个人都能随身携带止血带的话,能够应付大多数危机,然而一方面普通止血带携带不便,另一方面止血带还是需要一定的专业技巧才能够达到专业止血的效果。
现有的公开号为CN10430604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止血腰带,包括带身、绞带、绞棒以及扣头,绞带一端与绞棒连接,且带身上开设有放置绞带的窗口,并经缝线将绞带限位于带身内;当发生意外时,将绞带从带身中抽出,利用绞棒对绞带进行旋压,对人体起到止血作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独自一人受伤,无外人帮助时,由于绞带是通过缝线缝制于带身上,在受伤的状况下,人员会体力不支,有可能无法将绞带从带身中抽出,导致无法自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止血腰带,具有方便拆卸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止血腰带,包括带身、绞带、绞棒以及扣头,所述扣头与带身一端固定,所述带身外侧开设容纳绞带的放置槽,所述绞带的两端分别成圆环设置并形成插接槽,所述绞棒对应设置有两根且分别插接于插接槽中,所述放置槽的两端形成与带身外侧连通的开口槽设置,所述绞棒抵接于开口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扣头实现腰带的定位工作,使其便于人体悬挂;进而利用带身上开设的放置槽可便于绞带的放置,使其绞带与带身结合为一体,便于用户随身携带,可应付一些突发危险;
进而利用绞带两端开设的插接槽,当绞带放置于放置槽内后,可将绞棒分别插接于对应的插接槽中,使其绞棒放置于开口槽内,限制绞带的两端无法进入至放置槽中,实现对绞带的限位工作;当需要取下绞带时,也仅需将其一绞棒从插接槽中拔出,再手握另一绞棒,将绞带从放置槽中拔出即可,方便绞带的拆卸工作,方便遇到危险时的自救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所述绞棒一端设置有外径大于插接槽的圆环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环块大于插接槽,使其绞棒插接于插接槽内后,绞棒不会直接穿过插接槽,对绞棒起到限位作用;进而将绞棒放置于开口槽内后,能够保证绞带、绞棒与带身的稳定连接性;另一方面圆环块的设置,也便于用户将绞棒拔出插接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绞带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组插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捆绑部位不同,将绞棒插接于对应的插接槽中进行旋压,使其达到快速止血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其一所述绞棒相对圆环块的一端开设有插槽,另一所述绞棒相对圆环块的一端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与插槽的截面为同等大小的多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帅,未经李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287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妆棉裁断机的棉片分垛装置
- 下一篇:一种离散式车辆轮胎承重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