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生闻诊过程记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28572.1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4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文天才;刘保延;薛宁;张润顺;方震;周雪忠;杨杰;陈贤祥;孙旭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医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A61B10/00;A61B5/01;A61B5/0205;A61B5/00;A61B5/08;A61B5/087;G09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秦广成 |
地址: | 1007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生 过程 记录仪 | ||
本实用新型提供医生闻诊过程记录仪,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闻诊壳体,具有可持手柄;呼气采集单元,设于闻诊壳体上,与闻诊壳体相连通,适于采集和检测呼入的气体;闻诊记录模块,与呼气采集单元电连接,用于记录呼入气体的检测信号。本实用新型的呼气采集单元能够对患者呼气的气体进行采集测量,并通过闻诊记录模块客观地记录下来,便于对医生闻诊经验进行研究和学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生闻诊过程记录仪。
背景技术
闻诊是中医医生诊断学四诊之一,是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传统医生通过听患者呼吸声的高低、闻患者的口气,然后将症状用记载在书本上,或者通过口授将经验传授给学生。
学生依靠老师口授及课本学习,周期长、效率低,无法通过形象化的器械进行模拟,难以体会到闻诊的精髓,不利于后续名老中医医生经验分析、经验学习和继承。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医生闻诊无法形象地记录患者的表象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记录患者的表象的闻诊过程记录仪。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生闻诊过程记录仪包括:
闻诊壳体,具有可持手柄;
呼气采集单元,设于所述闻诊壳体上,与所述闻诊壳体相连通,适于采集和检测呼入的气体;
闻诊记录模块,与所述呼气采集单元电连接,用于记录呼入气体的检测信号。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呼气采集单元包括气体采集管,所述气体采集管内部设有电子鼻。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呼气采集单元还包括:流速测量仪,设置在所述气体采集管内部,并与所述闻诊记录模块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呼气采集单元还包括:体积测量仪,设置在所述气体采集管内部,并与所述闻诊记录模块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气体采集管的上部管口的直径大于所述气体采集管的下部管口的直径。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呼气头,具有呼气端和连接端,可拆卸地连于所述气体采集管的上部管口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呼气端的开口直径小于所述连接端的开口直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呼气头的轴线与所述气体采集管的轴线具有夹角。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呼气头的轴线与所述气体采集管的轴线的夹角为钝角。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呼气采集单元能够对患者呼气的气体进行采集测量,并通过闻诊记录模块客观地记录下来,便于对医生闻诊经验进行研究和学习。
2.气体采集管内设有电子鼻,能够以特定的传感器和模式识别系统快速提供被测样品的整体信息,识别简单和复杂的气味,得到与人的感官品评相一致的结果。
3.气体采集管的上部管口的直径大于所述气体采集管的下部管口的直径,使呼入的气体较长时间地留在气体采集管,使气体的测量更加充分。
4.呼气头能够针对不同患者进行随时更换,更加安全卫生。
5.呼气端的开口直径小于所述连接端的开口直径,避免呼入的气体从呼气端流走。
6.呼气头的轴线与气体采集管的轴线存在一定的夹角,使呼入的气体快速地扩散到气体采集管内,保证较快的测量速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未经中国中医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285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简易景观绿化放线的工具
- 下一篇:一种手动打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