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窄边框的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28495.X | 申请日: | 2019-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1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朱健;杨丽;侯艳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7 | 分类号: | G02F1/1337;G02F1/1339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蔡光仟 |
| 地址: | 2153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边框 液晶显示 面板 液晶 显示装置 | ||
一种窄边框的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一配向膜和胶框,并设有显示区域、围绕显示区域形成的缓冲区域和围绕缓冲区域形成的胶装区域;第一配向膜包括第一中间配向区和多个第一配向块,第一中间配向区覆盖显示区域和缓冲区域,多个第一配向块设在胶装区域内,相互隔离并围绕第一中间配向区形成;在缓冲区域的外侧边缘和胶装区域的外侧边缘之间,多个第一配向块排列为至少两行,相邻两行第一配向块错开设置;胶框位于胶装区域内并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粘合;胶框与多个第一配向块直接接触并填充多个第一配向块之间的间隙;增强了封装结构的可靠性,并提升了液晶显示面板的防水汽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窄边框的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更新发展,对全面屏的需求愈发强烈,针对液晶显示面板,要求将四周边框缩窄至0.8mm~1mm。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第一基板11、第二基板12、液晶层13和用于粘合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的胶框14,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在朝向液晶层13的一侧分别设有配向膜15。配向膜15采用转印版(APR版)进行印刷,现有的印刷精度下可能出现配向膜15偏移,偏移的距离可达到0.4mm,因此配向膜15的印刷区域需要超出液晶显示面板的AA区。
在窄边框的液晶显示面板中,通常对配向膜15进行整面印刷,该方法虽然有利于缩窄边框宽度,但是配向膜15和胶框14之间的粘着力不足,导致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之间的封装强度偏低。且不同款配向膜15和胶框14之间的粘着力差异很大,当更换配向膜15的材料时,需要对配向膜15和胶框14的相适性进行复杂的实验验证。此外,配向膜15的吸水性强于胶框14,水汽容易由边缘的配向膜15进入液晶盒内部,导致画面显示出现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窄边框的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解决窄边框的液晶显示面板中配向膜和胶框交叠所导致的粘着力不足及水汽易渗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窄边框的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设有显示区域、围绕所述显示区域形成的缓冲区域和围绕所述缓冲区域形成的胶装区域;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配向膜和胶框;所述第一配向膜设在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配向膜包括第一中间配向区和多个第一配向块;所述第一中间配向区覆盖所述显示区域和所述缓冲区域;所述多个第一配向块设在所述胶装区域内,所述多个第一配向块相互隔离并围绕所述第一中间配向区形成;在所述缓冲区域的外侧边缘和所述胶装区域的外侧边缘之间,所述多个第一配向块排列为至少两行,相邻两行第一配向块错开设置;所述胶框位于所述胶装区域内并将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粘合;所述胶框与所述多个第一配向块直接接触并填充所述多个第一配向块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板在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还设有滤光层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滤光层和所述第一配向膜之间,所述胶框在所述多个第一配向块之间的间隙处与所述绝缘层直接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配向块的面积占所述胶装区域的面积的30%~70%。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区域的外侧边缘与所述显示区域的边缘相距400μm~500μm,所述胶装区域的外侧边缘与所述缓冲区域的外侧边缘相距400μm~700μ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边的长度为25μm~45μm,所述第一矩形中垂直于所述第一边的第三边的长度为45μm~70μm,所述第二边的长度为15μm~20μm,所述第二矩形中垂直于所述第二边的第四边的长度为30μm~55μm。
进一步地,靠近所述第一中间配向区的多个所述第一配向块与所述第一中间配向区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配向块呈矩形、圆形、半圆形、梯形或凸字形的其中一种或者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284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抗抖动磁性铝阻尼装置
- 下一篇:轨道车辆及其侧墙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