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沥青路面环道式小型加速磨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25927.1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02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龙;张世俊;施德武;周彬;贾敬鹏;蔡春兵;刘宗祥;郑卫松;李明顺;崔同省;白丛启;张桂铭;冯群英;李宁;赵洲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公路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G01N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5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路面 环道 小型 加速 磨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沥青路面环道式小型加速磨耗仪,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支杆、固定在机架支杆上的底板和驱动装置,底板上设有凹槽,试件可直接放入凹槽中,驱动装置通过机架支杆的溜槽连接于机架支杆上,配重轮盘与驱动装置连接,试验车轮通过不同长度的轴设于配重轮盘底部构成外侧试验车轮和内侧试验车轮,驱动电机与智能时控开关电性连接,驱动电机上设有螺杆。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较好的模拟在不同加载次数和荷载条件下轮胎在干燥路面上单向行驶时对路面表层抗滑构造的磨损情况,从而得到更有利于提高路面抗滑性能的表层混合料结构类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沥青路面环道式小型加速磨耗仪,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道路交通行车安全的形势愈发严峻,尽管目前有关路面方面的新技术日益发展成熟,但对于解决路面抗滑安全性能的研究工作尚存在诸多不足,目前对于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研究大多通过直接分析沥青路面抗滑层的抗滑指标或通过车辙机往返搓揉试验观察沥青路面抗滑值的衰减情况,从而优选出抗滑性能较好的结构形式,但这种方式很难模拟出车轮在实际行车过程中单向行驶对沥青路面的接触和磨损情况,其经过不同加载次数后的衰减规律与实际有较大的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沥青路面环道式小型加速磨耗仪,采用路面小型环道试验,车轮运行方向为环形,加载方式为单向行驶,模拟路面在累计车轮荷载作用次数下的衰减过程,对成型试件表面进行不同加载次数后采用构造深度(MTD)和摩擦系数(BPN)指标评价抗滑性能衰减变化规律,从而得到最利于行车安全的路面抗滑层结构类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沥青路面环道式小型加速磨耗仪,包括机架支杆1、固定在机架支杆1上的底板3和驱动装置,所述底板3上设有凹槽,试件8设于凹槽中,试件8为沥青混合料拼接试件。驱动装置通过机架支杆1的溜槽连接于机架支杆1上,配重轮盘6与驱动装置连接,试验车轮通过不同长度的轴设于配重轮盘6底部构成外侧试验车轮2和内侧试验车轮7;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5和减速机10,驱动电机5与智能时控开关9电性连接,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与减速机连接,减速机与配重轮盘6连接,驱动电机5与螺杆4连接。
所述外侧试验车轮2和内侧试验车轮7的宽度为5cm,旋转时轮迹叠加部分5mm,磨耗宽度达到了9.5cm,保证摆式摩擦仪滑块(宽度为7.62cm)能够顺利通过轮迹带。
一种沥青路面环道式小型加速磨耗仪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可根据沥青混合料类型及性能预先设定装置的工作时间,也可以2h为一个加载循环,加载完毕后先观察试件表面的磨耗情况,再决定下一循环的加载时间;
(2)动智能时控开关,装置开始工作,设定外侧试验车轮2和内侧试验车轮7的转速为20r/min;
(3)若在标准荷载条件(0.7MPa)下进行试验,可先根据外侧试验车轮2和内侧试验车轮7下的实际接地压强进行配重调整,两轮接地面积采用米格纸进行换算。由于本装置采用高密度实心橡胶轮,经试验,橡胶轮的接地面积随荷载的增加变化较小,基本维持在1120~1170 mm2之间,配重调整后轮重约为80kg,此时单轮接地压强在0.68MPa~0.72MPa之间,与正常车辆轮胎对路面的接地压力基本一致;若需进行重载条件(通常为0.9MPa、1.1MPa)下的试验研究,可将配重分别调整至约103kg、126 kg,此时单轮接地压强分别为0.88MPa~0.92MPa、1.07 MPa~1.13MPa之间;
(4)根据沥青路面状况分为:
a沥青路面为潮湿状态时,模拟多雨情况下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衰减规律,选用浸水50%MTD、浸水100%MTD、浸水100%MTD+3mm三种不同浸水条件进行试验,到达规定工作时间时,电机自动停止,通过上方螺杆将驱动部分升起后取出试件,采用摆式摩擦仪测量试件表面磨耗后的摩擦系数BPN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公路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云南省公路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259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用废料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餐厨垃圾筛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