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盖开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25511.X | 申请日: | 2019-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0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华;沈建洪;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联精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F19/00 | 分类号: | B66F19/00;B66F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周蔚然 |
| 地址: | 2156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盖 开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盖开启装置,包括支架底座、千斤顶、传力杆、过渡杆;所述支架底座为倒“凵”型结构,支架底座上固定千斤顶,所述传力杆横跨在千斤顶的顶部、传力杆两端下方各连接一个过渡杆;所述过渡杆下方穿过井盖上的开启孔,过渡杆侧下方设有2‑4个弹簧片,所述弹簧片下端与过渡杆侧面连接,弹簧片上端向外展开成为自由端,弹簧片上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开启孔的直径,本实用新型用千斤顶的推力代替人力,通过两个开启孔来实现,更加容易将井盖开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力快捷,不会损坏人和井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井盖开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盖开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雨污水井盖,绝大多数是金属制品,并且长期裸露在地表存在,长时间未开启,容易生锈;来往车辆的不断碾压极易产生变形,井盖与井圈间隙被碎石屑等卡住等问题;导致井盖无法正常开启,如果工人强行撬开,容易损坏井盖而且开井人员会造成扭腰及肌腱拉伤的危险;因而,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有效开启井盖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盖开启装置,借助传力杆及千斤顶作为辅助工具,省力快捷,不会损坏人和井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井盖开启装置,包括支架底座、千斤顶、传力杆、过渡杆;所述支架底座为倒“凵”型结构,支架底座上固定千斤顶,所述传力杆横跨在千斤顶的顶部、传力杆两端下方各连接一个过渡杆;所述过渡杆下方穿过井盖上的开启孔,过渡杆侧下方设有2-4个弹簧片,所述弹簧片下端与过渡杆侧面连接,弹簧片上端向外展开成为自由端,弹簧片上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开启孔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弹簧片中间设有弹簧条连接所述过渡杆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支架底座长度大于传力杆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井盖上的两个开启孔对称设置,所述千斤顶轴线设置在两个开启孔轴线的中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支架底座高度高于井盖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井盖开启装置,用千斤顶的推力代替人力,通过两个开启孔来实现,更加容易将井盖开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力快捷,不会损坏人和井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渡杆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 支架底座,2. 千斤顶,3. 传力杆,4. 过渡杆,5.井圈,6.井盖,7.开启孔,8.弹簧片,9.弹簧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井盖开启装置,倒“凵”型支架底座1的下方两片横跨搁置在井圈5上,过渡杆4穿过井盖的开启孔7,插入开启孔7后,由于弹簧片8展开弹簧片上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开启孔的直径,因此几个弹簧片8会勾住井盖5底面,启动千斤顶2顶推传力杆3,传力杆3带动过渡杆4上升,从而将井盖5提升,达到开启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用千斤顶的推力代替人力,更加容易将井盖开启,省力快捷,不会损坏人和井盖。
本实用新型所述弹簧片8中间设有弹簧条9连接所述过渡杆侧面,便于弹簧片8收缩与展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联精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联精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255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还原炉钟罩清洗间
- 下一篇:一种集成吊顶用装饰模块的安装卡扣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