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积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24813.5 | 申请日: | 2019-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6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军;周玉琳;孙天友;林文军;戴慧敏;唐亦秋;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C1/16 | 分类号: | C25C1/16;C25C7/00;C25C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积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电积锌装置,包括电解槽,所述电解槽的底部设有横向槽,所述电解槽的中部设隔板,所述隔板上安装有离子交换膜,所述隔板将电解槽分开为阳极室和阴极室,所述电解液分为阳极电解液和阴极电解液,所述阳极室内装有阳极电解液,所述阴极室内装有阴极电解液,所述隔板的前后两侧分别位于第一竖向槽、第二竖向槽中,所述隔板的底侧位于横向槽中。与传统锌电积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更换带有离子交换膜的隔板,可以防止阳极中的金属从阳极析出通过电解液沉积至阴极,从而提高析出锌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化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电积锌装置。
背景技术
世界有85%以上锌产量均采用湿法炼锌工艺,在湿法炼锌过程中,锌电积作为锌金属分离提纯的最后一道工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锌电积工艺,以硫酸作为介质,Pb-Ag合金为阳极、铝板为阴极,在阳极主要发生氧气析出反应,阴极主要发生锌析出反应。传统锌电积由于阳极金属被电解液腐蚀沉积至阴极,不仅降低了阴极锌的品质,也造成了大量金属的消耗,尤其是稀贵金属Ag的消耗,无法有效回收。
现有的锌电积装置存在以下缺点:(1)阳极中的金属从阳极析后容易沉积至阴极;(2)阴极电解液与阳极电解液未隔开或未彻底隔开进行循环,存在阴极电解液与阳极电解液互相渗透的问题;(3)隔板使用一段时间损坏后,不易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传统锌电积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电积锌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电积锌装置,包括电解槽、电解液、阴极、阳极、直流电源,所述电解槽内装有电解液,所述电解液内放置有阳极和阴极,所述阳极、阴极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负极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的前后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第一竖向槽、第二竖向槽,所述第一竖向槽、第二竖向槽的横截面均为三角形,所述电解槽的底部设有横向槽,所述横向槽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竖向槽、第二竖向槽的下端相连,所述横向槽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电解槽的中部设隔板,所述隔板将电解槽分开为阳极室和阴极室,所述电解液分为阳极电解液和阴极电解液,所述阳极室内装有阳极电解液,所述阴极室内装有阴极电解液,所述隔板的前后两侧分别位于第一竖向槽、第二竖向槽中,所述隔板的底侧位于横向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由上边框、前边框、后边框、下边框、离子交换膜、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组成,所述上边框、前边框、后边框、下边框依次首尾相连构成一个长方形框体,所述长方形框体的内部安装有离子交换膜,所述上边框、下边框分别位于长方形框体的顶端与底端,所述前边框、后边框分别位于长方形框体的前端与后端;所述前边框、后边框的横截面为三角形,与第一竖向槽、第二竖向槽的横载面相适配;所述上边框、下边框的横截面为长方形,与横向槽的横载面相适配,所述隔板的前边框、后边框分别位于第一竖向槽、第二竖向槽中,且前边框、后边框分别与第一竖向槽、第二竖向槽成滑动配合连接,所述隔板的下边框位于电解槽底部的横向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上边框的上部安装有提手,所述前边框、后边框的外侧安装有密封条。
进一步的,所述上边框、前边框、后边框、下边框均采用木材或耐腐蚀的塑料制作而成,所述密封条采用耐酸橡胶材料制作。
进一步的,所述上边框、前边框、后边框、下边框通过强力胶胶接或注塑连接为一体,所述离子交换膜通过胶接的方式安装在长方形框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248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层楼房的空调室外机安放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氯化取代反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