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化玻璃生产的钢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24644.5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5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秦转萍;樊小伟;路光达;张驰宁;梁鸿途;刘志远;李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
主分类号: | C03B27/012 | 分类号: | C03B27/012;C03B27/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胡妍 |
地址: | 3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化玻璃 生产 钢化炉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化玻璃生产的钢化炉,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外壳体与内壳体固定连接,内壳体内设有炉腔,炉腔内设有辊装置,辊装置包括第一辊和第二辊,内壳体两侧相对位置设有通孔,通孔内侧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轴承,第一辊两端均贯穿第一轴承,第一辊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贯穿外壳体的侧壁;第一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从动轮通过皮带连接有主动轮,主动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贯穿外壳体的侧壁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调节、加热均匀、使用方便、更为适应用户的需要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化玻璃生产的钢化炉。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钢化玻璃制品现在已经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钢化玻璃属于安全玻璃,钢化玻璃其实是一种预应力玻璃,为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受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承载能力,增强玻璃自身抗风压性、寒暑性、冲击性等。
目前生产钢化玻璃的方法主要有物理钢化法和化学钢化法,其中物理钢化法是指将玻璃加热至软化温度,通过自身的形变消除内部应力,然后将高压冷空气吹向玻璃的两面,使其迅速且均匀地冷却至室温而制得钢化玻璃,由于玻璃的导热系数较小,玻璃两表面首先收缩硬化,此时玻璃内部却仍有较高温度,等到玻璃内部也逐渐硬化时,已被硬化的两表面就会对逐渐收缩的内部起到阻碍作用,从而使先硬化的表面产生压应力,而后硬化的内部产生张应力,这就使得普通玻璃形成钢化玻璃,并且增强了抵抗外界较大机械冲击的性能,一单玻璃发生破损,便会发生应力释放,玻璃被破碎成无数小碎片,这些小碎片没有尖锐棱角,不易伤人。
目前使用的钢化炉,制作弯曲钢化玻璃和平板钢化玻璃是分开制作的,因此在工作间内需要多个钢化炉,造成了工作空间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节约成本、便于调节、高效快捷的钢化玻璃生产的钢化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化玻璃的钢化炉,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内壳体内设有炉腔,所述炉腔内设有辊装置,所述辊装置包括第一辊和第二辊,所述内壳体两侧相对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辊两端均贯穿所述第一轴承,第一轴承能够在滑槽内转动,从而能够调节第一辊的高度,将最外侧的第一辊的高度调低,从而能够使玻璃左右两侧受重力的作用产生弧度,所述第一辊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贯穿所述外壳体的侧壁;所述第一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通过皮带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上侧还设有检修门,能够进行检修或更换皮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辊设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镶嵌于所述内壳体侧壁上,所述第二辊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电机带动主动轮旋转,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各个从动轮进行旋转,从而在玻璃加热过程中使第一辊和第二辊往复均匀的旋转,防止玻璃被压出辊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辊和第二辊均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套设有石英套,所述转动轴与石英套之间设有加热丝。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设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设有若干圆槽,所述转动杆设有与所述圆槽相适配的弹性凸起,弹性凸起和与圆槽相配合能够卡住转动杆,防止转动杆受重力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从动轮和主动轮均环设有齿,齿的设置能够带动每一个辊进行转动,防止皮带在从动轮中打滑,玻璃被压出辊印。
进一步的,所述皮带为与所述从动轮和主动轮相适配的齿皮带或锁链。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体内设有加热装置与送风装置,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均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处理后的玻璃能够通过传送装置从进料口进入,并通过出料口将玻璃迅速传送至冷却装置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未经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246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磁悬浮轨道装置
- 下一篇:一种漫画设计计算机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