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活化器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24514.1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7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东森 |
主分类号: | F02M27/06 | 分类号: | F02M27/0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众创致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5241 | 代理人: | 梁晓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中和***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活化 改进 结构 | ||
空气活化器改进结构,是以远红外线物质混合高分子材料构成,包括复数间隔排列的第一肋条与第二肋条、复数数组排列的扰流部与气体通道;各第一肋条具有第一顶面、第一底面与第一斜面;各第二肋条具有第二顶面、第二底面与第二斜面;各扰流部界定在第一肋条与第二肋条连接处,具有凸部、第三底面与凹部;各气体通道界定在第一斜面、第二斜面与凹部之间;借此,引导气体加速通过气体通道,并增加远红外线物质与气体的接触面积,使气体产生适当涡漩流及活化的接触时间细微化空气分子,将水分子团产生共振细微化,增加水分子团的含氧表面积使与燃油混合接触的面积增加,促使高压细微化的含氧分子更易与油气均匀混合,达成燃烧更完全、并增加刹车空气辅助器掣动压力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于一种空气活化器改进结构,特别是指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气体流通效率高的空气活化器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法规的发展,各种交通工具使用的内燃机,在排气时的规范也日渐严格,内燃机在运作过程中,会混和空气与油气候进行燃烧产生动能,而为了符合排气相关的法规规范,并且不改动内燃机结构下,许多业者开发出利用远红外线、磁力等装置,处理进入内燃机的空气,以增加油气混和后的燃烧效率,如:
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M551227号「汽车进气优化垫片」,块体上间隔交错地设置有数条凸丘与数条凹沟,于各凸丘上设有数个长气孔,且于各凹沟内设有数个短气孔,另于该块体的中间设有数个大气孔;此专利受限于多种不同大小的长气孔、短气孔与大气孔,导致空气接触块体后,在长气孔、短气孔与大气孔交界处产生大量的乱流,降低了进气效率。
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M305263号「汽车环保马力提升器」,其本体上间隔设置有凸丘与凹沟,该凸丘上设有等间距排列的长气孔,而该凹沟内设有等间距排列的短气孔,此专利相同于所述专利所述,会导致降低进气效率。
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M531984号「空气细化装置」,具有一由振荡元素构成的扰流板体,波浪板能藉由阻碍将通过空滤总成的空气流由第一方向改变为第二方向,并使得转变第二方向移动的空气流受到受到其他沿着第一方向的空气流影响继续往上述波浪板移动,而能够多次碰撞上述波浪板来改变空气流中气体分子团的大小;此专利虽然能增加空气与波浪板的接触次数,但空气接触波浪板后,会沿着波浪板两侧分流,并在波浪板底部形成乱流,导致进气效率下降。
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M358880号「汽车省油装置」,片体上系形成多数个穿孔,并于侧边上系形成至少一组合单元;该专利的多数穿孔的孔径过大、空气扰动及通过速度过快,片体表面的的远红外线物质无法完整的与空气进行活化,且此一专利说明书中说明有误,汽车空气滤清器通过的是空气,并非油气。
再者,现行的真空辅助刹车系统,因引擎室的燃烧效率并无法达到原先设计,亦即引擎室的气密度、真空度皆有耗损,而影响到进气歧管的真空度,当刹车时,真空辅助泵作用于刹车泵的作用力,大皆设计成前、后端刹车率为7: 3或6:4,然而因进气歧管的真空度不足、或是气体压力不足,致前、后端刹车制率亦无法达成原设计的比率,因此刹车时常常形成前端具刹车效果较佳,而后轮却减损了刹车功效,所以在紧急刹车时车头易严重前倾下沉,后端却上扬、甩尾、侧滑、刹车轨迹较长等危险状况产生。
有鉴于常用技术仍有上述缺点,创作人乃针对所述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成本低的空气活化器改进结构。
本实用新型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流通效率高的空气活化器改进结构。
本实用新型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气体内的水分子团(Cluster)产生共振细微化、分子自由度增加的空气活化器改进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东森,未经陈东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245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