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阻燃性能良好的挠性覆铜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23375.0 | 申请日: | 2019-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0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夏禹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洲旭电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15/20 | 分类号: | B32B15/20;B32B7/12;B32B27/08;B32B27/28;B32B15/08;B32B3/08;B32B1/06;B32B33/00;H05K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王翠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性能 良好 挠性覆 铜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燃性能良好的挠性覆铜板,包括覆铜板主体,覆铜板主体包括上铜箔层、上导热层、上吸热层、上绝缘层、支撑层,下绝缘层、下吸热层、下导热层、下铜箔层、支撑封盖、散热层,上导热层、上吸热层、上绝缘层、支撑层,下绝缘层、下吸热层、下导热层设置在支撑封盖的夹层中间,上铜箔层底部的正中间固定连接有上导热层,上导热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吸热层,上吸热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绝缘层,上绝缘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层,支撑层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封盖,支撑封盖原理支撑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阻燃性能良好的挠性覆铜板,使得阻热性能良好,散热快,实用性强,易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作覆铜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阻燃性能良好的挠性覆铜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多,这使得集成化电路板的需求量大大增加,随着电子产品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对集成化电路板的要求随之增高,目前市场主要用覆铜板制作继承电路板,则使得覆铜板阻燃性,绝缘性都要优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性能良好的挠性覆铜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阻燃性能良好的挠性覆铜板,包括覆铜板主体,所述覆铜板主体包括上铜箔层、上导热层、上吸热层、上绝缘层、支撑层,下绝缘层、下吸热层、下导热层、下铜箔层、支撑封盖、散热层,上导热层、上吸热层、上绝缘层、支撑层,下绝缘层、下吸热层、下导热层设置在支撑封盖的夹层中间,所述上铜箔层底部的正中间固定连接有上导热层,所述上导热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吸热层,所述上吸热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绝缘层,所述上绝缘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层,所述支撑层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封盖,所述支撑封盖远离支撑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层,所述支撑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绝缘层,所述下绝缘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吸热层,所述下吸热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导热层,所述下导热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铜箔层,所述覆铜板主体的外部套接有隔绝箱体,所述隔绝箱体的右侧滑动连接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上铜箔层的底部通过粘连剂分别与上导热层、支撑封盖、散热层固定连接,下铜箔层的顶部通过粘连剂分别与下导热层、支撑封盖、散热层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导热层的正面、背面以及两侧通过粘连剂与支撑封盖固定连接,上导热层的底部通过粘连剂与上吸热层固定连接,下导热层的正面、背面以及两侧通过粘连剂与支撑封盖固定连接,下导热层的顶部通过粘连剂与下吸热层固定连接,上导热层与下导热层由铜制造。
优选的,所述上吸热层的正面、背面以及两侧通过粘连剂与支撑封盖固定连接,上吸热层的底部通过粘连剂与支撑层固定连接,下吸热层的正面、背面以及两侧通过粘连剂与支撑封盖固定连接,下吸热层的顶部通过粘连剂与下绝缘层固定连接,上吸热层与下吸热层由铜制造,内部设置有空腔并且空腔内含有水。
优选的,所述上绝缘层的正面、背面以及两侧通过粘连剂与支撑封盖固定连接,上绝缘层的底部通过粘连剂与上绝缘层固定连接,下绝缘层的正面、背面以及两侧通过粘连剂与支撑封盖固定连接,下绝缘层的顶部通过粘连剂与支撑层固定连接,上绝缘层与下绝缘层由聚酰亚胺薄膜制造。
优选的,所述支撑层的前面与背面及两侧通过粘连剂与支撑封盖固定连接,支撑层由可塑性塑料制造。
优选的,所述支撑封盖的前面、背面以及两侧通过粘连剂与散热层固定连接,支撑封盖由可塑性塑料制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洲旭电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洲旭电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233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