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ICC导管敷贴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23001.9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6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icc 导管 敷贴 | ||
一种PICC导管敷贴,包括敷贴本体、设置在敷贴本体顶部的第一横粘条、设置在敷贴本体中部的第二横粘条、设置在敷贴本体底部的第三横粘条、设置在敷贴本体端部的PICC导管定位槽,敷贴本体自下而上包括离型纸层、抗菌层、吸液层、背衬层,PICC导管定位槽横截面为C型凹槽。第一、二、三横粘条的设置,敷贴整体粘贴面积增加,保证了敷贴粘结的稳定性,PICC导管定位槽的设置保证了PICC导管固定的稳定性,抗菌层和吸液层的设置既可以有效吸收渗液,又可避免藻酸盐纤维碎片残留在创口面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敷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ICC导管敷贴。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PICC导管敷贴,仅仅为单纯的固定结构,对于创伤面的渗液无法进行有效吸收,PICC携带患者一般7天更换一次敷贴,使用不透气敷贴时,渗出液长时间对创伤面周边皮肤浸渍,形成湿疹或皮肤异常症状,如水疱、糜烂等,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影响愈合,另外PICC导管穿刺处凹凸不平会导致敷贴不稳固,发生脱管等现象。
中国专利CN207755605公开一种吸收渗液抗过敏的PICC敷贴,其通过设置海藻酸钙海绵与皮肤创口直接接触,能有效吸收渗液,降低皮肤浸渍的风险,但是海藻酸钙海绵为纤维长丝,强度较低,直接与皮肤创口接触会产生微小的纤维碎片,这些碎片可能会残留在创口处影响其愈合,另外该敷贴对于PICC导管穿刺处凹凸不平导致敷贴不稳固,发生脱管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ICC导管敷贴,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敷贴缺乏透气性、海藻酸钙海绵纤维碎片在创口处易脱落及PICC导管穿刺处凹凸不平导致敷贴不稳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一种PICC导管敷贴,包括敷贴本体、设置在敷贴本体顶部的第一横粘条、设置在敷贴本体中部的第二横粘条、设置在敷贴本体底部的第三横粘条、设置在敷贴本体端部的PICC导管定位槽,所述敷贴本体自下而上包括离型纸层、抗菌层、吸液层、背衬层,所述PICC导管定位槽横截面为C型凹槽。第一横粘条、第二横粘条和第三横粘条粘连的设置使得敷贴整体粘贴面积增加,保证了敷贴粘结的稳定性。
PICC导管定位槽尾端卡接PICC导管接口,头端卡接PICC导管主管,C型凹槽头端内径大于尾端内径,该设置保证了PICC导管固定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背衬层为高透气性透明聚氨酯薄膜。
优选的,所述抗菌层上设置有透气孔,吸液层为藻酸盐层。
优选的,所述透气孔孔径小于0.2微米。
待使用时,揭开离型纸层,皮肤创口直接与抗菌层接触,隔离了吸液藻酸盐层,抗菌层上设置透气孔,增加了敷贴的透气性,渗液经由抗菌层进入吸液层,藻酸盐可以吸收大量的渗出液,抗菌层和吸液层的设置既可以有效吸收渗液,又可避免藻酸盐纤维碎片残留在创口面上。
背衬层为高透气性透明聚氨酯薄膜,可以方便观测渗液量以便及时处理,透气性薄膜也有利于渗液的快速蒸发。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ICC导管敷贴,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敷贴中通过在敷贴本体端部设置导管定位槽,解决了敷贴不稳固的问题,有效的防止了管线脱落。
2.该敷贴中通过设置抗菌层和吸液层,解决了藻酸盐纤维碎片残留创口的问题,同时也不影响渗液的有效吸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PICC导管定位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敷贴本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230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灯源的坐姿矫正器
- 下一篇:一种游乐设备欢乐魔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