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21282.4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2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俊;阮祥志;段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7D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胡建文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炉 烟气 余热 利用 系统 | ||
1.一种电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与电炉连接的绝热烟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烟气管道依次连接的废钢预热室、烟气燃烧装置、余热锅炉以及烟气净化单元,所述绝热烟道与所述废钢预热室的烟气入口连接,所述烟气燃烧装置配置有用于促使烟气中的可燃组分燃烧的燃烧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燃烧装置包括相互导通的燃烧室和沉降室,所述燃烧室的烟气入口与所述废钢预热室的烟气出口连通,所述沉降室的烟气出口与所述余热锅炉的烟气入口连通,所述燃烧单元布置于所述燃烧室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室为卧式结构,所述燃烧室与所述余热锅炉均矗立于所述沉降室顶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包括一次燃烧段以及连接于所述一次燃烧段底部且与所述沉降室连接的二次补燃段,所述燃烧单元包括布置于所述一次燃烧段上的一次燃烧结构以及布置于所述二次补燃段上的二次补燃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内还设有烟气分析仪,所述烟气分析仪位于所述燃烧室的靠近所述沉降室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连接有蒸汽蓄热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所述燃烧单元布置于所述燃烧室上,于所述燃烧室内布置有过热器,所述蒸汽蓄热器的饱和蒸汽出口与所述过热器连通,所述过热器连接有过热蒸汽用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净化单元包括能够吸附二噁英类物质的活性炭吸附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的烟气出口通过低温烟气管道与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连接,于所述低温烟气管道的入口处设有二噁英类物质检测装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净化单元还包括除尘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2128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态毛细管辐射空调网栅气密性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套筒窑上燃烧室的燃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