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位移抗拔摆式抗震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20441.9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9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志;曹琳琳;肖永明;张小威;王拓;周金凯;赵剑菲;李景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水市橡胶总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3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位移 摆式 抗震 支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震支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大位移抗拔摆式抗震支座;采用上球面滑板、下球面滑板和球冠衬板之间配合的方式,本支座抵御地震时能够通过球馆衬板带动上座板在半弧形通槽内部往复滑动的方式来起到抗震耗能作用,并且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实现复位,令本支座具有减震耗能及自复位功能,保护梁体不会受到地震的破坏;采用弹性连接件的结构,当上座板与下座板之间达到最大位移量时,弹性连接件起到柔性抗拉、柔性限位的功能,解决了现有的减隔震支座只具有单一的减隔震方式,并不具有防护措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震支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大位移抗拔摆式抗震支座。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大多数减隔震支座只采用了单一的减隔震方式,如:铅芯橡胶抗震支座、聚氨酯弹簧球型支座、大摩擦系数抗震支座等,其通常减隔震效果较差,且并未做防护措施,而一旦支座超出最大位移量则会导致支座出现错位以及落梁的风险,并且上述支座通常不具有抗拔功能,导致地震时,支座脱空率较高,继而降低了桥梁的安全系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大位移抗拔摆式抗震支座,采用上球面滑板、下球面滑板和球冠衬板之间配合的方式,本支座抵御地震时能够通过球馆衬板带动上座板在半弧形通槽内部往复滑动的方式来起到抗震耗能作用,并且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实现复位,令本支座具有减震耗能及自复位功能,保护梁体不会受到地震的破坏;采用弹性连接件的结构,当上座板与下座板之间达到最大位移量时,弹性连接件起到柔性抗拉、柔性限位的功能,解决了现有的减隔震支座只具有单一的减隔震方式,并不具有防护措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座板;所述上座板下部设置有球冠衬板;所述上座板四周分别设置有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一端与上座板之间通过吊耳连接;所述球冠衬板下部设置有下座板;所述弹性连接件另一端与下座板之间通过吊耳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上座板下部设置有半弧形通槽;所述上座板与球冠衬板之间设置有上球面滑板;所述上球面滑板上表面与上座板下表面面接触;所述上球面滑板下表面与球冠衬板上表面面接触。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下座板内部居中位置设置有半球形凹槽。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球冠衬板与下座板之间设置有下球面滑板;所述下球面滑板上表面与球冠衬板下表面面接触;所述下球面滑板下表面与下座板上表面面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选用球冠衬板与半球型凹槽之间配合的大位移耗能方式并辅以弹性连接件柔性牵引,从而既能起到良好的抗震耗能,又能使得支座具有抗吧能力,从而降低支座脱空的概率;2、通过选用多组弹性连接件,当上座板与下座板之间产生过大位移量时,保护支座不会发生错位、落梁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大位移抗拔摆式抗震支座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大位移抗拔摆式抗震支座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中:1、上座板;2、球冠衬板;3、弹性连接件;4、下座板;5、上球面滑板;6、下球面滑板;101、半弧形通槽;401、半球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水市橡胶总厂有限公司,未经衡水市橡胶总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204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