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加工用揉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9803.2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1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启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市金香叶生态茶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2 | 分类号: | A23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200 江西省赣州市上***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工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加工用揉捻装置,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内部的下端横设有轴杆,轴杆的外壁垂直连接有翻搅杆,翻搅杆等距分布有多根,且翻搅杆的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圆弧形的凸点,所述轴杆的一端与桶体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且轴杆的另一侧穿过桶体的侧壁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螺丝连接固定在桶体外壁上,所述桶体的外壁上套设有三叉结构的支架,支架的三端分别连接有曲柄,3个曲柄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立柱,3个立柱的底部分别转动连接有底座。该茶叶加工用揉捻装置采用翻搅杆和桶体相配合的结构设计,使得位于桶体上部分的茶叶能够不断翻动至桶体下部分进行揉捻,从而达到提高揉捻效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加工用揉捻装置。
背景技术
茶,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
传统的茶叶揉捻机仅通过桶体的旋转带动茶叶活动,在揉捻过程中,位于桶体上部分的茶叶翻动次数较少,导致揉捻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加工用揉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揉捻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加工用揉捻装置,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内部的下端横设有轴杆,轴杆的外壁垂直连接有翻搅杆,翻搅杆等距分布有多根,且翻搅杆的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圆弧形的凸点,所述轴杆的一端与桶体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且轴杆的另一侧穿过桶体的侧壁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螺丝连接固定在桶体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桶体的外壁上套设有三叉结构的支架,支架的三端分别连接有曲柄,3个曲柄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立柱,3个立柱的底部分别转动连接有底座,且其中一根立柱的下端穿过底座连接有第二电机。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揉捻台,揉捻台的中间开设有圆孔,且该圆孔内设置有下盖,并且下盖的底部中间设置有转把。
优选的,所述揉捻台的圆孔的底部设置有翻边,且下盖与所述翻边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桶体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的中间穿设有螺杆,螺杆上套设有套筒,套筒的一侧连接有横杆的一端,横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纵杆,纵杆的下端设置有压板,所述横杆靠近套筒的一端穿设有导杆,导杆的下端与桶体的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纵杆与横杆为滑动连接,且纵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下端与压板的顶边连接,且弹簧的上端与横杆的底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茶叶加工用揉捻装置采用翻搅杆和桶体相配合的结构设计,使得位于桶体上部分的茶叶能够不断翻动至桶体下部分进行揉捻,从而达到提高揉捻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叶加工用揉捻装置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叶加工用揉捻装置桶体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叶加工用揉捻装置揉捻台正视图。
图中:1、第一电机,2、下盖,3、揉捻台,4、曲柄,5、底座,6、支撑座,7、螺杆,8、翻搅杆,9、立柱,10、轴杆,11、支架,12、桶体,13、导杆,14、套筒,15、横杆,16、纵杆,17、弹簧,18、压板,19、转把,20、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市金香叶生态茶叶有限公司,未经赣州市金香叶生态茶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98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性环氧固化剂反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密实混凝土生产用精准配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