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缆-梁加劲联合无塔悬索桥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9783.9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72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苏;康炜;文强;乔雷涛;吴文华;冯亚成;方桂芬;房帅平;张蕾;卢皓;张鹏举;李伟;闫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1/02 | 分类号: | E01D1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4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劲 联合 悬索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缆‑梁加劲联合无塔悬索桥,包括主缆和其下方的主梁,主梁通过竖向的吊杆悬吊于主缆,主梁两端设置竖向的主梁支撑,所述主缆两端通过锚固系统直接锚固于岩体内部;主梁两端与主缆之间设置有刚性加劲杆,刚性加劲杆将主缆与主梁直接连接。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悬索桥,利用地形特点,省去主塔结构,通过数根刚性加劲杆在梁端将主缆与主梁相连接,提高结构刚度,使其可以应用于高速铁路桥梁建设。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技术先进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结构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缆-梁加劲联合无塔悬索桥。
背景技术
悬索桥自身为柔性体系结构,适用于高烈度地震区,但在山区陡峻边坡的沟谷地形条件下,常规悬索桥的主塔设置较为困难,往往无法设置边跨,这就需要在线路高程之上合适位置选择鞍座平台将主缆直接锚固于岩体内部,主梁直接对接隧道洞门,这样的结构形式为无塔单跨悬索桥。
无塔单跨悬索桥相较于常规悬索桥因为主梁缺少边跨约束,导致主梁刚度较差,梁端转角无法满足高铁规范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缆-梁加劲联合无塔悬索桥,通过数根刚性加劲杆增加整体刚度,使其可以应用于高速铁路桥梁。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缆-梁加劲联合无塔悬索桥,包括主缆和其下方的主梁,主梁通过竖向的吊杆悬吊于主缆,主梁两端设置竖向的主梁支撑,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缆两端通过锚固系统直接锚固于岩体内部;
主梁两端与主缆之间设置有刚性加劲杆,刚性加劲杆将主缆与主梁直接连接。
刚性加劲杆在主梁端部设置多根,并斜向设置。
相邻两根刚性加劲杆为一组,对称倾斜,组成三角形。
刚性加劲杆设置最少一组,多组设置时各组刚性加劲杆沿主梁端部向中心紧密布置。
所述锚固系统包括索鞍,索鞍底部设置有索鞍基础,索鞍和索鞍基础位于前锚室内,前锚室后方设置锚塞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悬索桥,利用地形特点,省去主塔结构,通过数根刚性加劲杆在梁端将主缆与主梁相连接,提高结构刚度,使其可以应用于高速铁路桥梁建设,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技术先进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总图。
图2为锚固系统结构图。
图中,1-主缆,2-主梁,3-吊杆,4-刚性加劲杆,5-锚固系统,6-主梁支撑,7-主缆中心线,8-索鞍,9-索鞍IP点,10-索鞍基础,11-前锚室,12-锚塞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缆-梁加劲联合无塔悬索桥,包括主缆1和其下方的主梁2,主梁2通过竖向的吊杆3悬吊于主缆1,主梁2两端设置竖向的主梁支撑6,所述主缆1两端通过锚固系统5直接锚固于岩体内部;主梁2两端与主缆1之间设置有刚性加劲杆4,刚性加劲杆4将主缆1与主梁2直接连接。
刚性加劲杆4在主梁2端部设置多根,并斜向设置。相邻两根刚性加劲杆4为一组,对称倾斜,组成三角形。刚性加劲杆4设置最少一组,多组设置时各组刚性加劲杆4沿主梁2端部向中心紧密布置。
所述锚固系统5包括索鞍8,索鞍8底部设置有索鞍基础10,索鞍8和索鞍基础10位于前锚室11内,前锚室11后方设置锚塞体12。主缆1从前锚室11进入,经过索鞍8伸入锚塞体12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97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SiC的大功率高频全桥逆变装置
- 下一篇:脱扣报警装置及浪涌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