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丝束的自旋转汽车拉手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9505.3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2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沈传亮;徐孝东;高镇海;周斌宇;石博文;苏卫;郑成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N3/02 | 分类号: | B60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许小东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形状 记忆 合金 丝束 旋转 汽车 拉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丝束的自旋转汽车拉手,包括:具有“凹”形空腔的“匚”形拉手;定滑轮;第一半轴套,其固设在所述“凹”形腔内,位于所述“匚”形拉手一端;第二半轴套,其固设在所述“凹”形腔内,位于所述“匚”形拉手另一端;第一转轴,其嵌套在所述第一半轴套内;第二转轴,其嵌套在所述第二半轴套内,第一基座,其套设在所述第一半轴套上,并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第二基座,其套设在所述第二半轴套上,并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形状记忆合金丝束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丝束,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形状记忆合金丝束受热收缩和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的共同作用下,实现拉手手柄的自动弹开及收拢,提高乘员的安全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汽车车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丝束的自旋转汽车拉手。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化技术被广泛应用,而在汽车行业也是如此,智能化技术近年来已经被应用于现代汽车的各个部分中,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汽车在安全、性能和舒适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
汽车拉手作为固定在汽车车身内板件上的重要安全部件,需要在车辆加、减速以及转弯等不稳定情况下给乘员以安全支持。传统汽车拉手绝大多数是需要乘员主动牵引的被动件,均未涉及部件智能化领域,同时传统隐藏式汽车拉手的结构较复杂,不利于实现车身部件的轻量化,如中国专利CN104943587A、CN206644702U,在汽车不稳定情况下需要乘员手动拉动拉手手柄,影响乘员反应速度以及在不稳定情况下拉下拉手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丝束的自旋转汽车拉手,可以通过形状记忆合金丝束受热收缩和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的共同作用下,实现拉手手柄的自动弹开及收拢,提高乘员的安全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丝束的自旋转汽车拉手,包括:
第一把手基体;其为“匚”形;
第二把手基体,其为“匚”形,套设在所述第一把手基体外侧,并与所述第一把手基体一体连接,形成具有“凹”形空腔的“匚”形拉手;
第一定滑轮,其位于所述“凹”形空腔内,并可旋转支撑在所述第一把手基体的一端转角处;
第二定滑轮,其位于所述“凹”形空腔内,并可旋转支撑在所述第一把手基体的另一端转角处;
第三定滑轮,其位于所述“凹”形空腔内,并可旋转支撑在所述第二把手基体的一端转角处;
第四定滑轮,其位于所述“凹”形空腔内,并可旋转支撑在所述第二把手基体的另一端转角处;
第一半轴套,其固设在所述“凹”形腔内,位于所述“匚”形拉手一端;
第二半轴套,其固设在所述“凹”形腔内,位于所述“匚”形拉手另一端;
第一转轴,其嵌套在所述第一半轴套内,所述第一半轴套能够带动所述拉手绕所述第一转轴旋转;
第二转轴,其嵌套在所述第二半轴套内,所述第二半轴套能够带动所述拉手绕所述第二转轴旋转;
其中,所述第一半轴套和所述第二半轴套的旋向相同;
第一基座,其套设在所述第一半轴套上,并连接所述第一转轴;
第二基座,其套设在所述第二半轴套上,并连接所述第二转轴;
形状记忆合金丝束,其一端缠绕在所述第一转轴上,并绕过所述第一定滑轮和所述第四定滑轮,另一端缠绕在所述第二半轴套上;
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丝束,其一端缠绕在所述第一半轴套上,并绕过所述第二定滑轮和所述第三定滑轮,另一端缠绕在所述第二转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95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