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显示控制模块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8327.2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9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粟晓立;蒋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宇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6 | 分类号: | H05K5/06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思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51 | 代理人: | 林显木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控制 模块 封装 结构 | ||
一种显示控制模块封装结构,包括与显示控制模块的电路板固接的前面板、封装盒和密封圈;所述封装盒的前端部向前延伸设有环形凸起;所述前面板背面设有用于容纳环形凸起的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设置于环形凹槽内;所述的前面板背面向后延伸设有与封装盒内腔的四个角插接配合的插接块;所述的前面板背面在两个位于下方的插接块中间还向后延伸设有与封装盒内腔下壁插接配合的插接板;所述的插接板的中部向下凸设卡头,所述卡头远离插接板的边缘;所述的封装盒内腔下壁设有与所述卡头卡接配合的卡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装速度快,效率高,拆卸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模块封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控制模块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显示控制模块前面板与封装盒一般通过螺接封装。但螺接封装速度慢,效率不高,且拆卸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模块封装结构,其封装速度快,效率高,拆卸便捷。
为达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显示控制模块封装结构,包括与显示控制模块的电路板固接的前面板、封装盒和密封圈;所述封装盒的前端部向前延伸设有环形凸起;所述前面板背面设有用于容纳环形凸起的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设置于环形凹槽内;所述的前面板背面向后延伸设有与封装盒内腔的四个角插接配合的插接块;所述的前面板背面在两个位于下方的插接块中间还向后延伸设有与封装盒内腔下壁插接配合的插接板;所述的插接板的中部向下凸设卡头,所述卡头远离插接板的边缘;所述的封装盒内腔下壁设有与所述卡头卡接配合的卡孔。
进一步地,所述卡头形状设置为球体的一部分。
相对于现有技术,上述方案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前面板和封装盒需要通过环形凸起和环形凹槽密封连接,以避免受液体和气体的影响,因此前面板和封装盒不易通过卡接连接。本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插接块与封装盒内腔的插接配合,使前面板与封装盒配合时不会晃动,相对位置固定。接着,通过前面板设置于插接板上的卡头与封装盒上的卡孔卡接,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由于卡头位于弹性插接板的中部,且远离插接板边缘,因此,插接板能够覆盖卡孔,可以防止气体和液体进入封装盒内。由于卡孔设置于封装盒下壁,因此不易被液体渗入。将卡头形状设置为球体的一部分,更便于卡接和拆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简要介绍所需要使用的附图:
图1为封装完成的显示控制模块立体图;
图2为前面板立体图;
图3为封装盒立体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显示控制模块100;前面板1,插接块11,插接板12,卡头13;封装盒2,环形凸起21,内腔22,卡孔23。
具体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而不是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宇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宇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83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