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超声混合恒温槽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8177.5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5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尹青堂;杨娟;陶慧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顺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1/02 | 分类号: | B01F11/02;B01F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欢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南京市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超声 混合 恒温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超声混合恒温槽,包括槽体、槽腔、冷却循环装置、集成机头及超声波混匀装置,其中:所述槽体内部设置有槽腔及冷却循环装置且所述槽腔内部设置有内腔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超声波混匀装置及搅拌装置混合使用可以使内腔体内部液体介质搅拌均匀并且没有搅拌没有死角,使内腔体内部液体介质混匀程度高,混合细腻,充分使内腔体内部的液体介质长时间、稳定的保持反应温度稳定且均一,使搅拌效果更好,搅拌速率更高更快、更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超声混合恒温槽。
背景技术
恒温槽是工作空间以液体为介质,温度可以调节并能恒定在某一设定温度的试验备。恒温槽的作用是通过控制壳体内液体介质的温度,使得工作区内温度稳定、均匀,用于在工作区内检定温度计等温度计量器具。
现有技术中的恒温槽,电机、搅拌器、温度检测器及加热管都是固定设置在恒温槽恒温腔体内部与恒温腔体内部的液体介质直接接触,在恒温槽长期使用后恒温腔、电机、搅拌器、温度检测器及加热管非常容易堆积水垢,并且由于恒温槽结构复杂,不方便对恒温腔体、搅拌器、温度检测器及加热管进行直接清理,往往需要对恒温槽进行全部拆卸,十分不便;
传统机械搅拌具有速度较快、力量大的优点,但是传统机械搅拌只是从宏观上对液体进行混合,难以充分混匀液体并且传统机械搅拌会存在死角,在液体恒温过程中温度混合不均匀,会存在冷热温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超声混合恒温槽,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旋超声混合恒温槽,包括槽体、槽腔、冷却循环装置、集成机头及超声波混匀装置,其中,所述槽体内部设置有槽腔及冷却循环装置且所述槽腔内部设置有内腔体,所述冷却循环装置通过冷却管与内腔体外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冷却管呈螺旋状盘绕所述内腔体外壁均匀设置,所述内腔体中部设置有隔板且所述隔板将内腔体分隔为左腔体及右腔体,所述槽腔底部设置有超声波混匀装置,所述超声波混匀装置包括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震子、超声波放大器及超声波振动棒,所述超声波发生器上设置有超声波震子且所述超声波震子上方固定设置有超声波放大器,所述超声波放大器上方固定设置有超声波振动棒,所述超声波发生器设置于槽腔底部且上述超声波震子及超声波放大器设置于槽腔及内腔体之间夹缝处,所述超声波振动棒贯穿内腔体底部延伸设置于内腔体内部,所述集成机头上设置有加热盘管、温度传感器、电导率测量仪及搅拌装置且所述加热盘管、温度传感器、电导率测量仪及搅拌装置贯穿槽体、槽腔及内腔体设置于右腔体部,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集成机头内部设置的电机且所述电机通过搅拌轴与设置于右腔体内部的搅拌叶片传动连接,所述集成机头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底盘且所述集成机头通过固定底盘上设置的连接孔固定设置于槽体上方。
优选的,所述冷却循环装置包括冷却管、制冷压缩机、冷凝器,所述冷却管、制冷压缩机、冷凝器之间固定连接形成冷却回路,所述冷却管一端与制冷压缩机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冷凝器固定连接且所述冷凝器另一端与制冷压缩机输入端通过中空铜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盘管设置于右腔体内部部分呈螺旋管状设计。
优选的,所述槽体上设置有散热孔及盖板且所述槽体上设置有进液口及出液口,所述槽体后方设置有通信接口、保险、电源接口及开关。
优选的,所述隔板上均匀阵列设置有贯穿隔板的循环孔。
优选的,所述超声波振动棒由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超声波振动棒的径向横截面呈圆形且所述超声波振动棒设置为阶梯棒。
优选的,所述超声波发生器上可均匀阵列设置若干超声波震子且所述超声波震子上设置的超声波放大器及所述超声波振动棒与所述超声波震子的数量及位置相对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顺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顺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81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