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五金板材双工位卸料的输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17953.X | 申请日: | 2019-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6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姚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邦仕威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13/06 | 分类号: | B65G13/06;B65G47/3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圆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7 | 代理人: | 郭珊珊 |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五金 板材 双工 卸料 输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五金板材双工位卸料的输送装置,包括由送料滚筒、卸料滚筒和辊轴组成的运行滚筒,所述送料滚筒与卸料滚筒并排设置,且卸料滚筒设置有五个,且相邻的两个卸料滚筒之间设置有隔空,所述卸料滚筒的下方设置有往复驱动装置,所述往复驱动装置共设置有两组,且每组往复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均安装有卸料装置,所述卸料装置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穿过隔空,且同组的立柱之间安装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为滚筒送料,在卸料滚筒的位置安装了可往复运动的卸料装置,卸料装置往复运动时可将滚筒运送的板材从滚筒的两侧推掉卸料,以避免人工卸料带来的麻烦,使得五金板材的卸料能够更加的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板材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五金板材双工位卸料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五金是指铁、钢、铝等金属经过锻造、压延、切割等物理加工制造而成的各种金属器件,例如五金工具、五金零部件、日用五金、建筑五金以及安防用品等,小五金产品大都不是最终消费品,而是作为工业制造的配套产品、半成品以及生产过程所用工具等,只有一小部分日用五金产品是人们生活必须的工具类消费品。
现有的五金板材在加工完成后,一般通过人工搬运到指定输送带上输送后再再通过人工进行卸料,五金板材重量大,所以会存在难以搬运,搬运不便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金板材双工位卸料的输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五金板材在运送时重量大会存在难以搬运以及搬运不便的情况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五金板材双工位卸料的输送装置,包括由送料滚筒、卸料滚筒和辊轴组成的运行滚筒,所述送料滚筒与卸料滚筒并排设置,且卸料滚筒设置有五个,且相邻的两个卸料滚筒之间设置有隔空,所述卸料滚筒的下方设置有往复驱动装置,所述往复驱动装置共设置有两组,且每组往复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均安装有卸料装置,所述卸料装置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穿过隔空,且同组的立柱之间安装有连接杆。
优选的,每组所述往复驱动装置均包括两个并排的丝杆,丝杆的圆周外部螺纹连接有行程螺母,所述立柱的下端与行程螺母的上表面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丝杆的前端安装有伸出轴,且伸出轴上固定有带轮,同组的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且其中一个伸出轴的前端设置有电机。
优选的,所述辊轴插入固定在送料滚筒和卸料滚筒的内部,且辊轴的两端均设置有传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外装壳、链条和链轮,链轮固定在辊轴的端部,且链轮上啮合有链条。
优选的,所述链轮与链条均设置在外装壳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外装壳的前方设置有用以驱动其中一个辊轴转动的滚筒驱动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为滚筒送料,在卸料滚筒的位置安装了可往复运动的卸料装置,卸料装置往复运动时可将滚筒运送的板材从滚筒的两侧推掉卸料,以避免人工卸料带来的麻烦,使得五金板材的卸料能够更加的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未安装的外装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运行滚筒;11、送料滚筒;12、卸料滚筒;13、辊轴;2、驱动装置;3、传动装置;31、外装壳;32、链条;33、链轮;4、隔空;5、卸料装置;51、立柱;52、连接杆;6、往复驱动装置;61、伸出轴;62、行程螺母;63、丝杆;64、电机;65、带轮;66、皮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邦仕威五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邦仕威五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79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