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展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7113.3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2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沈蓝江;谈源;吴超;刘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J1/18 | 分类号: | D02J1/18;D02J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王敏 |
地址: | 21313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展纤装置,包括:加热棒组、振动棒组、驱动装置;所述振动棒组与所述驱动装置在竖直方向交替设置;每个所述加热棒组均包括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若干加热棒;每个所述振动棒组均包括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若干振动棒;所述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振动棒沿其轴线方向做往复运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纤维展纤装置通过交叉设置加热棒和振动棒,通过振动棒使得碳纤维展纤更加均匀,确保了展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展纤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碳纤维展纤装置。
背景技术
碳纤维多轴向经编织物由于整体性能好、设计灵活、拉伸性能和抗撕裂性能好,特别是沿厚度方向纱线的增强,大大提高了层间性能,克服了传统层合板层间性能差的弱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力发电、轨道轻量化建设等领域。对碳纤维织物的测试表明,单位面积质量越小,其物理性能偏差越小,铺覆的操作性也越好,因此,展纤工艺对纤维制品的物理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专利2012102817766中公开的碳纤维纱线展纤机构,其通过导线装置将纱线输送至加热展纤装置,经加热展纤装置对纱线进行首次展纤后,同步驱动 装置驱动罗拉展纤装置运行,使纱线从加热展纤装置传送至罗拉展纤装置,经罗拉展纤装置对纱线进行二次展纤,随后罗拉展纤装置将二次展纤完毕的纱线输送至张力平衡展纤装置,通过张力平衡展纤装置对纱线进行最后一次展丝。
上述技术方案中,碳纤维纱线经加热展纤装置、罗拉展纤装置、张力平衡展纤装置展纤时,纱线容易摒在一起,影响展纤效果。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碳纤维展纤装置,使其更具实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碳纤维展纤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碳纤维纱线展纤时,展纤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碳纤维展纤装置,包括:加热棒组、振动棒组、驱动装置;
所述振动棒组与所述驱动装置在竖直方向交替设置;
每个所述加热棒组均包括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若干加热棒;
每个所述振动棒组均包括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若干振动棒;
所述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振动棒沿其轴线方向做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轴、偏心轮、轴承、偏心架、关节轴承;
所述轴竖直设置;
所述伺服电机用以驱动所述轴转动;
所述偏心轮套设在所述轴上;
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偏心轮上;
所述偏心架套设在所述轴承上,
所述关节轴承其中一端通过支撑棒与所述振动棒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偏心架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偏心架包括承载部、延伸部;
所述承载部包括同心设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以承载所述轴承,所述第二通孔以供所述轴穿过;
所述延伸部一端与所述承载部固接,另一端设置有和所述关节轴承连接的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通过螺栓盖合在所述第一通孔上,用以固定所述轴承。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每个所述振动棒下方的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振动棒滑移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三角支撑架,所述三角支撑架用以固定所述导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71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